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②引用論證
引用論證也叫“引證”,即引用名人名言或名人的觀點等作為論據(jù),引經(jīng)據(jù)典地分析問題、說明道理,增強說服力。引用論證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話的出處,一種是暗引,即不交代所引的話是誰說的或出處。引用論證方法多變,比較靈活。通常引用的句子后帶有作者的解釋,例如吳晗的《談骨氣》中用了引用論證的方法:“戰(zhàn)國時代的孟子,有幾句很好的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意思是說,高官厚祿收買不了,貧窮困苦折磨不了,強暴武力威脅不了,這就是所謂大丈夫。大丈夫的這種種行為,表現(xiàn)出了英雄氣概,我們今天就叫做有骨氣。”作者引用了孟子的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來論證總論點“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③道理論證
道理論證是指在議論文中用自己的語言通過講道理的方式來解釋論點。例如培根在《談讀書》中用自己對讀書的見解來證明讀書的意義:“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滯礙,無不可讀適當之書使之順暢,一如身體百病,皆可借相宜之運動除之。滾球利睪腎,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腸胃,騎術利頭腦,諸如此類。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讀數(shù)學,蓋演算須全神貫注,稍有分散即須重演;如不能辨異,可令讀經(jīng)院哲學,蓋此輩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闡證另一物,可令讀律師之案卷。如此頭腦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藥可醫(yī)。”作者在文中先從各個學科的角度來解釋讀書的重要性,讀書對人的“才智…‘身體…‘智力”都有積極意義,同時又在自己的解釋中體現(xiàn)出各個學科的特點。
④對比論證
對比論證是一種常用的、有說服力的論證方法。事物的特征和本質(zhì)在對比中最容易顯露出來,特別是正反相互對立的事物的比較,具有極大的鮮明性,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經(jīng)過對比,正確的論點更加穩(wěn)固。例如茍子的《勸學》中用對比的方法來論證:“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茍子在文中用“蚓”與“蟹”的對比來論證總論點“學不可以已”。
3.結尾
議論文的結尾是延伸文意、收束全文的關鍵,是對論點的充分顯示和升華,也是衡量考生寫作水平的標尺。好的結尾必然使文章整體結構更加嚴謹自然、完整統(tǒng)一,使文章的內(nèi)容和主旨更加深刻、鮮明。因此,精心設計結尾十分重要,切不能掉以輕心。議論文結尾方法可以采用總結全文和展望未來兩種方式。
(1)總結全文
總結全文,再現(xiàn)中心論點。在結尾常見字眼有“總之”、“總而言之”、“因此”等表示結束性的詞語。如《因材施教》的結尾:“因材施教,發(fā)揮學生最大的優(yōu)勢,最大限度挖掘?qū)W生潛能,需要教師善于發(fā)現(xiàn)長處并放在合適的位置上,平等地對待每位學生,靈活設計教學方法。只有因材施教,學生才能更好地發(fā)展自我,快樂的長大成人,最終實現(xiàn)人生價值。”
(2)展望未來
即用形象或哲理性的語言闡述自己的見解,發(fā)表評議,警戒世人。不僅文采斐然,而且給人以啟迪,引人深思。如文章《寬以待生》的結尾:“教師的胸懷應是最博大的,因為心中承載著滿滿的愛。因為愛,所以寬容;因為寬容,所以博愛。寬容是一種教育的智慧,是化解矛盾的鑰匙,但寬容也要講原則。讓我們少一分責備,多一分寬容,用寬容的魅力照亮孩子幼小的心靈,成就他非凡的人生!”用質(zhì)樸的語言闡述教師的職責,體現(xiàn)教師對學生的愛,給人以希望,使文章結尾優(yōu)美生動,發(fā)人省醒。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