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一、簡介
《學記》不僅是中國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專門論述教育、教學問題的論著。是中國古代一部典章制度專著《禮記》中的一篇,寫作于戰(zhàn)國晚期。據(jù)郭沫若考證,作者為孟子的學生樂正克。
《學記》文字言簡意賅,喻辭生動,系統(tǒng)而全面地闡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學的制度、原則和方法,教師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系 以及同學之間關系。對中國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發(fā)展,都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是中國也是世界珍貴的教育遺產(chǎn)之一?!秾W記》是以《大學》為其政治基礎,以《中庸》為 其哲學基礎的。
二、《學記》中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作用與目的
重視教育的社會作用,是先秦儒家學者教育思想的結晶?!秾W記》對先秦儒家的這一思想,作出了經(jīng)典性的理論概括,并開宗明義說:“發(fā)慮憲,求善良,足 以餿聞,不足以動眾;就賢體遠,足以動眾,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 國君民,教學為先。”,《學記》把教育的社會作用概括為“建國君民”、“化民成俗”,一方面強調(diào)通過教育國家需要的德才兼?zhèn)涞慕y(tǒng)治人才,積極推行德政;一 方面強調(diào)通過教育,形成統(tǒng)一的社會道德風尚,形成良好的社會習俗,使社會安定,民富國豐,政通人和,國泰民安。這段論述,明顯地揭示了教育是立國之本的理 論問題?!秾W記》要求明智的統(tǒng)治者要站在治理國家,統(tǒng)治人民,實現(xiàn)“王道”的高度上,把教育擺在首位,優(yōu)先發(fā)展教育。這一論述成為后世儒家學者在論述教育 作用時經(jīng)典性的引言,對中國封建社會的教育產(chǎn)生重要影響。
(二)教育制度與學校管理
《學記》在強調(diào)教育的作用,闡明了教育目的的同時,規(guī)劃了學校教育制度,并提出了學校管理的具體措施。
1.關于學校教育制度
《學記》的作者首先以托古改制的方式,規(guī)劃了教育體系。它說:“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家、黨、術、國是從地方到中央的行政 區(qū)劃?!秾W記》的作者提議,在不同的地方行政機構中建立不同等級的學校,在中央建立國立大學和小學以形成縱橫交錯的教育網(wǎng)絡,塾、庠、序、學就是設在家、 黨、術、國的學校。這一提議對中國封建社會教育體制的形成影響極大,漢代以后,逐漸形成了中央官學和地方官學并立的教育體制。其次,提出了確立學年編制的 設想?!秾W記》的作者主要談到了大學的修業(yè)年限和時間安排。他把大學的教育劃分為“小成”和“大成”兩個階段。“小成”階段學習年限為7年,“大成”階段 為2年,這是古代學校教育中確立年級制的萌芽。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