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
【考題再現(xiàn)】
【判斷題】《學記》中提出“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與《論語》中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體現(xiàn)的是同一個教學原則。( )
3.長善救失
原文: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學生在學習上經(jīng)常有四種過失,教師一定要清楚地知道。這四種過失是:或者失于貪多而不求甚解;或者失于不求進取,知識面狹窄;或者失于把學習看的太 容易,一遇到問題就問師長,從來不深入思考,結果就像沒有學過一樣無知(學而不思則罔);或者失于遇到問題從來不問師長,只是停下來獨自冥思苦想,而最終 仍然迷惑不解(思而不學則殆)。產(chǎn)生這四種過失的根源,在于學生的心理特點各不相同。懂得了學生的心理特點,然后才能補救學生的過失。教學,就是發(fā)揚學生 的優(yōu)點,補救學生的過失。
4.藏息相輔
原文: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yè),退息必有居學。故君子之于學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按照一定的時間或季節(jié)進行正課的教學,休息的時候也必須有各種課外作業(yè)。也就是說,大學的教學形式,既有按時傳授的正課,又有正課之外的課余學習。所以君子在學習方面,要藏之于心,表現(xiàn)在外,不論休息或游樂的時候,都念念不忘。論證了課內(nèi)學習,和課外作業(yè)相結合的必要性。
【考題再現(xiàn)】
“時教必有正業(yè),退息必有居學”體現(xiàn)的是( )教育思想。
A.課內(nèi)與課外相結合 B.因材施教
C.教學相長 D.啟發(fā)式教學
三、教師與學生
原文:“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故曰:教學相長也。”
這一段意思是說深入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學識不足,教書育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學識不通達。所以說:教與學是相互促進的。闡述了教與學的辯證關系。
【考題再現(xiàn)】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反映的師生關系是( )。
A.尊師愛生 B.民主平等 C.教學相長 D.辯證統(tǒng)一
“教學相長”本意是指教師自身要不斷地向書本學習和向教育實踐學習,但后來也將其引申為師生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彼此激勵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無論是本義,還是引申義,提出“教學相長”的光輝命題都是《學記》對世界教育史的重大貢獻。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