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


二、辨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 
22.政治經(jīng)濟制度決定著教育的性質,因此教育沒有自己的相對獨立性。
答案:說法錯誤?!窘馕觥拷逃芤欢ㄉ鐣恼谓?jīng)濟的制約,但是教育作為培養(yǎng)人的社會活動,又具有自己的相對獨立性。這種相對獨立性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三方面:一,教育具有繼承性。二、教育要受其他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三,教育與社會政治經(jīng)濟發(fā)展不平衡。教育雖然受一定的政治經(jīng)濟的制約,但是與政治經(jīng)濟發(fā)展是不平衡的。這種不平衡主要表現(xiàn)為兩方面:一種情況是教育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這時的教育對新的政治經(jīng)濟起著阻礙作用。另一種情況是教育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這時的教育對新的政治經(jīng)濟起著推動作用。 

23.教學評價就是對學生學業(yè)成績的評價。
答案:說法錯誤?!窘馕觥拷虒W評價是指以教學目標為依據(jù),通過一定的標準和手段,對教學活動及其結果進行價值上的判斷,即對教學活動及其結果進行測量、分析和評定的過程。教學評價主要包括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和對教師教學工作的評價。從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看,既要評價知識、技能和智力等認識領域,又要評價態(tài)度、習慣、興趣、意志、品德及個性形成等情感領域;從教師教學工作的評價看,既要評價教師的教學修養(yǎng)、教學技能,又要評價教學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特別是課堂教學質量。

24.心理定勢對問題解決只有消極影響。
答案:說法錯誤。【解析】心理定勢是指重復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種心理準備狀態(tài)。在環(huán)境不變的條件下,定勢使人能夠應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決問題,這時心理定勢對問題解決產(chǎn)生積極影響。而在情境發(fā)生變化時,它則會妨礙人采用新的方法,此時定勢對問題解決產(chǎn)生消極影響。即心理定勢對問題解決既有消極作用也有積極作用,故本說法錯誤。

25.德育過程即品德形成過程。
答案:該說法錯誤?!窘馕觥?1)思想品德形成過程是學生個體品德自我發(fā)展的過程;德育過程則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的教育過程,是雙邊活動過程。(2)思想品德形成過程中,學生受各種因素影響。包括自發(fā)的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德育過程中學生主要受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影響。(3)從學生思想品德形成過程的結果看,品德形成可能與社會要求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德育過程的結果,學生形成的思想品德則與社會要求相一致。

三、簡答題(共4題,每題10分,合計40分)
26.簡述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
答案解析: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在規(guī)定新課程的結構時做出了如下闡述,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并作為必修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1)研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基于自身興趣,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學生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2)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走出教室,進入社會,參與社區(qū)生活和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各種力所能及的社區(qū)服務性、公益性和體驗性的學習活動,以獲取直接經(jīng)驗、發(fā)展實踐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為主旨的學習領域。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的目標是:發(fā)展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社會參與意識和公民責任感及創(chuàng)新意識。(3)勞動與技術教育。勞動與技術教育是以學生獲得積極勞動體驗、形成良好的技術素養(yǎng)為主的,以多方面發(fā)展為目標,且以操作性學習為特征的學習領域。(4)信息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發(fā)展適應信息時代需要的信息素養(yǎng),既包括發(fā)展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還包括發(fā)展學生對浩如煙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別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倫理。

27.在學校德育工作中,運用鍛煉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案解析:
鍛煉法是有目的地安排學生生活,組織學生進行一定的實際活動與交往以培養(yǎng)他們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鍛煉包括:練習、委托任務和組織活動等。運用鍛煉法要注意以下幾點要求:①調動學生的主動性;②適當指導;③堅持嚴格要求;④注意檢查和堅持。 

28.簡述如何有效地組織復習。
答案解析:
為了提高復習效果,復習應注意以下幾點:
(1)復習要及時。
(2)復習要合理。 
復習方法合理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常用的方法有:①在期末復習全學期的功課時,采用分散復習比集中復習效果更好。②在復習時,教師要向學生提供簡縮而概括的記憶材料。③復習方式多樣化,可以采取整體復習、部分復習和綜合復習.其中綜合識記效果最佳.④計多種感官參與復習活動。
(3)復習活動既要避免無限過度,又要堅持適當超額。超額學習程度達到150%時,效果最佳。

29.簡述福勒等人提出的教師成長的三個階段。
答案解析:
福勒根據(jù)教師的需要和不同時期所關注的焦點問題,把教師的成長劃分為關注生存、關注情境和關注學生三個階段。
(1)關注生存階段。這是教師成長的起始階段,處于這個階段的一般是新手型教師,他們非常關注自己的生存適應性,會把大量的時間用于處理人際關系或者管理學生。
(2)關注情境階段。當教師認為自己在新的教學崗位上已經(jīng)站穩(wěn)了腳跟后,會將注意力轉移到提高教學工作的質量上來,如關注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關心班集體的建設,關注自己備課是否充分等。
(3)關注學生階段。能否自覺關注學生是衡量一個教師是否成熟的重要標志。在這一階段,教師能考慮到學生的個別差異,認識到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存在不同的發(fā)展水平,具有不同的情感和社會需求,因此教師應該因材施教。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