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lǐng)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14.莉莉和小娟玩游戲,她們想讓5娃娃睡覺,但是沒有小床,于是他們找到木板做小床,莉莉說:“床不夠。”小娟挑出2個留著長頭發(fā)的娃娃說:“他們長大了,天黑了,要睡午覺了。”莉莉說:“好的。”然后將3個需要睡覺的娃娃中最大的一個放在中等大小的盒子里。小娟試圖把中等大小的娃娃放在最小的盒子里,但放不進去,于是莉莉說:“換一換。”然后將最小的娃娃放在了最小的盒子里,中等大的娃娃放在中等大的盒子里,最大的娃娃放在最大的盒子里。小娟說:“娃娃們,好好睡覺吧。”

(1)從學習與發(fā)展的角度,分析上述案例中莉莉和小娟的行為。(10分)

(2)這次游戲后,教師應當如何支持莉莉和小娟的學習與發(fā)展。(10分)

【答案】(1)材料中,幼兒反復嘗試,在不斷的嘗試錯誤后終于將娃娃們安置好,說明幼兒以直覺行動思維為主。直覺行動思維是在對客體的感知中、在自己與客體的相互作用的行為中進行的思維,具有直觀性和行動性,缺乏行動的計劃性和對行動結(jié)果的預見性。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注意遵循幼兒思維發(fā)展的規(guī)律,并多為幼兒提供操作和活動的機會,發(fā)展幼兒的思維。

(2)教師要理解現(xiàn)階段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jīng)驗為基礎(chǔ),以直覺行動思維為主,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chuàng)設(shè)豐富的教育環(huán)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jīng)驗的需要,并多為幼兒提供操作和活動的機會,發(fā)展幼兒的思維。

15.教師為了幫助大班幼兒了解春天的季節(jié)特征,同時在其中滲透數(shù)學教育,專門只做了一套“春天”的拼圖(如圖1),拼圖底板是若干道10以內(nèi)計算題,每一小塊圖形的正面是春天景色的一部分,背面是計算題的得數(shù)(如圖2),教師希望幼兒根據(jù)計算題與得數(shù)的匹配找到拼圖的相應位置。然而,材料投放后,教師卻發(fā)現(xiàn)許多幼兒不用做計算題就能輕松完成拼圖,也未對圖片中的季節(jié)特征產(chǎn)生觀察與探究的興趣。問題:

(1)請從幼兒獲得科學經(jīng)驗的角度,分析這一拼圖材料的投放對達成教學目標是否適宜?為什么?

(2)該材料在設(shè)計上存在什么問題?請?zhí)岢龈倪M建議。

【答案】

(1)不適宜

首先,大班幼兒的思維方式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抽象邏輯思維開始萌芽,因此,讓幼兒進行10以內(nèi)加減法的運算時,需要為幼兒提供可以進行操作的游戲材料,借助直觀探索來感受數(shù)學的運算,而不能只是抽象的加減運算,這一學習方式不適合幼兒。

其次,《綱要》對于科學領(lǐng)域中數(shù)學教育的總目標要求: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并體驗到數(shù)學的重要和有趣。題干中的游戲材料不具有操作性和趣味性,因此,對于達成教學目標來說不可取。

(2)1、材料投放存在的問題:

①不具有操作性。對于幼兒來說,他們的思維方式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形象的材料、能讓幼兒去操作、去探索的材料才能激起幼兒的探索的欲望和學習的興趣。

②不具有整體性。“春天”這一主題,是幼兒生活中能直觀感知到的詞匯,幼兒的生活中有大量的事物來體現(xiàn)春天,而題干中教師所呈現(xiàn)的材料只是關(guān)于“春天的景致”,這表明圍繞著課程主題給幼兒呈現(xiàn)的材料是局限的、不完整的。

③材料之間的銜接不足。教師圍繞“春天”的主題組織活動,希望通過一個活動,幼兒既能了解到春天的季節(jié)特征,同時還能滲透數(shù)學教育。符合《綱要》中“五大領(lǐng)域的內(nèi)容彼此之間需要融合、相互促進要求”的要求。但春天的拼圖中一部分是春天景色,一部分是計算題,兩者之間并沒有直觀聯(lián)系,造成兩個活動彼此銜接不足。

2、改進建議:

①鑒于大班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思維方式,教師需要為幼兒提供適合幼兒探索、操作的材料。

②圍繞生活內(nèi)容命題時,教師需要考慮幼兒的生活,從幼兒的生活出發(fā)、興趣出發(fā),為幼兒提供完整的材料。

③主題活動在提供材料時,需要兼顧不同類型的活動,需要考慮活動之間的銜接語配合。

五.活動設(shè)計題(本大題1小題,30分)

請根據(jù)下列素材,設(shè)計一個大班的能涉及多個領(lǐng)域的系列活動。要求寫出3個活動的名稱、目標、準備以及主要的活動環(huán)節(jié)。

大班教室里收集了紙板箱,鞋盒,牙膏盒,藥品盒等數(shù)量眾多的盒子,這些大大小小的盒子吸引了幼兒,教師發(fā)現(xiàn)很多幼兒利用盒子自發(fā)產(chǎn)生了很多活動,涉及各個領(lǐng)域,于是,決定圍繞紙箱、紙盒涉及出系列活動、推進幼兒的發(fā)展。

活動一: 大班數(shù)學活動:認識正方體、長方體寶寶

【活動目標】

1、認識正方體、長方體,并了解它們的主要特征。

2、能夠指出生活中哪些物體是正方體,哪些物體是長方體。

3、喜歡幾何形體圖形,對數(shù)學探索活動感興趣。

【活動準備】

1、長方體、正方體形狀的紙盒、紙箱若干。

2、幼兒對于正方向、長方形有一定的了解。

【活動過程】

1、情境創(chuàng)設(shè),引出活動主題。

教師向幼兒展示長方形、正方向?qū)殞殻龑в變夯貞浰鼈兏髯杂赡男┨攸c,在呈現(xiàn)與他們相似,但又不同的正方體和長方體寶寶,請幼兒思考它們是誰?

2、展示模型,動手探索。

教師向幼兒展示紙盒和紙箱,請幼兒動手摸一摸,看一看,然后說一說它們是什么形狀,并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判斷的標準是什么。

3、總結(jié)梳理,正方體、長方體的特征

教師與幼兒一起比較、總結(jié)長方體寶寶和正方體寶寶的特征:按順序數(shù)一數(shù),長方體有六個面,它的每一個面一般都是長方形,正方體也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體的每個面重疊比較)它的六個面一樣大。

4、游戲鞏固,問題拓展

教師把幼兒分成兩個小組,分別向他們呈現(xiàn)生活中常見的版紙箱、鞋盒、牙膏盒以及藥品盒等,請幼兒相互配合,把他們放回到對應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大框里??茨慕M小朋友找的又快又準。之后,教師引導幼兒說出生活中還見過哪些物體是長方體,哪些物體是正方體。

【活動延伸】請幼兒去美工區(qū)制作正方體和長方體。

活動二: 中班健康活動:運紙盒

【活動目標】

1、知道廢舊紙盒可以拿來做游戲,更好的利用。

2、探索紙盒的多種玩法,練習爬、鉆、跳等動作。

3、感受紙盒游戲的樂趣,體驗互助合作的喜悅。

【活動準備】紙盒若干、平整的場地、拱形門、繩子、泡沫墊

【活動過程】

一、律動熱身,趣味導入。

教師帶領(lǐng)幼兒一起伴隨音樂做律動:請出你的小頭點一點,請出你的小手拍一拍, 請出你的小腰彎一彎,請出你的小腿蹲一蹲,請出你的小腳跳一跳,請出你的小手放放好。

二、創(chuàng)設(shè)故事情境,討論猜想盒子游戲的玩法。

教師向幼兒講述故事:森林里的小動物遺失了很多鞋子,需要小朋友們?yōu)閯游飳殞毸突厝?。但小動物的家在樹林里,要想幫小動物的忙有很多的困難,我們要鉆過山洞(拱形門),跳過小河(繩子),爬過草地(泡沫墊)才能到小蜈蚣的家。請幼兒思考討論如何順利克服這些困難。

三、初步嘗試游戲,不斷探索。

教師提問,引導幼兒探索游戲玩法,了解游戲規(guī)則。 遇到山洞時,怎么過去?(示范提要求不能把山洞碰倒。) 遇到小河時,怎么過去?怎么跳呢?(要求要跳過去, 不能掉到小河里。) (幼兒跳的方式,可以是分開腿跳,也可以是雙腿一起跳) 遇到草地時,怎么過去?告訴孩子不遵守游戲規(guī)則的人 就不能幫小動物把鞋子運回家。并請幼兒來做攜帶大小不同的盒子進行嘗試。

四、游戲比賽,誰是動物的好朋友。

教師把幼兒分成兩個小組,并請幼兒思考在每個環(huán)節(jié)放一個幼兒進行游戲嘗試,看哪一組小朋友按照游戲規(guī)則,又快有好的完成送鞋子的任務。他們就是動物的好朋友。

【活動延伸】幼兒回家與爸爸媽媽一起玩運紙盒的游戲。

活動三: 大班美術(shù)活動教案:紙盒、紙箱造型

【活動目標】

1、知道即便是廢舊物品,通過適當?shù)母脑煲彩强梢宰兂銎恋脑煨汀?/p>

2、愿意根據(jù)紙盒、紙箱的外形進行想象,大膽使用切割、連接、刷色等方法進行制作活動。

3、體驗動手改變紙盒的樂趣,愿意與同伴一同進行美術(shù)的探索活動。

【活動準備】

1、各種大小不同的紙盒、紙箱,切割、刷色的工具(小刀、刷子等),輔助材料(鉛絲、繩子、掛歷紙等),各種顏料,積木,剪刀,一級糨糊,錐子,膠帶等。

2、各種圖片(建筑物,橋梁,大型玩具,家俱,交通工具等)

【活動過程】

1、圖片導入,引出活動。

教師向幼兒展示紙盒的圖片,請幼兒思考這些廢舊的紙盒可以用來做什么?然后請幼兒自由分成5個小組,每個小組在圖片中選一個喜歡的內(nèi)容,并一起商量要制作的東西。

2、教師與幼兒討論制作的方法。

教師:這些物品怎么做呢?要用哪些材料?如果需要兩個紙箱,怎么連接?怎么樣讓你們制作的物品更加美觀一點?

3、教師幼兒討論合作的方法。

教師:我們應該怎么分工?(先討論并確定做哪些物品,每個人負責做什么。)如果在合作的時候遇到矛盾怎么辦?

4、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幼兒與同伴友好合作、協(xié)商。教師鼓勵幼兒大膽使用輔助材料和工具。并請幼兒注意作品的整體美觀。

5、幼兒互相欣賞作品,交流感受。

教師請幼兒已小組為單位講述自己的創(chuàng)造意圖,并進行適當?shù)淖栽u。在互相欣賞、交流中不斷提升美術(shù)活動的動手樂趣。

【活動延伸】請幼兒把自己的作品放到美工區(qū)做展覽。

欣瑞教育推薦幼兒園教師資格證筆試面試高清課程(隨報隨學,不限時間次數(shù)。免費試聽),點擊進入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匯總專題。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lǐng)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