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四)社會學習論
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行為主義心理學家們對兒童如何獲得社會行為很感興趣。條件反射和強化理論都不能解釋所有的學習過程,尤其是模仿得來的合作、競爭等社會反應。針對這一情況,班杜拉進一步發(fā)展了條件反射理論,提出了社會學習的理論。
他認為兒童通過觀察他們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為而習得社會行為,這些觀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號表征的形式儲存在大腦中,來幫助他們模仿行為。班杜拉的這一理論接受了行為主義理論家們的大多數(shù)原理,但是更加注意線索對行為、對內在心理過程的作用,強調思想對行為、行為對思想的作用。
班杜拉認為兒童社會行為的習得主要是通過觀察、模仿現(xiàn)實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為來完成的。并且班杜拉認為,任何有機體觀察學習的過程都是在個體、環(huán)境和行為三者相互作用下發(fā)生的,行為和環(huán)境是可以通過特定的組織而加以改變的,三者對于兒童行為塑造產生的影響取決于當時的環(huán)境和行為的性質。
班杜拉把兒童觀察學習的過程分成了四個階段。
(1)注意階段。有機體通過觀察他所處環(huán)境的特征,注意到那些可以為他所知覺的線索。
(2)保持階段。有機體通過表象和言語兩種表征系統(tǒng)來記住他在注意階段已經(jīng)觀察到的榜樣的行為,并用言語編碼的方式存儲于自身的信息加工系統(tǒng)中。
(3)復制階段。有機體從自身的信息加工系統(tǒng)中提取從榜樣情境中習得并記住的有關行為,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模仿。
(4)動機階段。有機體通過前面三個階段已經(jīng)基本掌握了榜樣的有關行為,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個體卻并不一定在任何情境中都會按照榜樣的行為去采取自己的反應,班杜拉認為這主要是由于“機會”或“條件”不成熟,而“機會”或“條件”的成熟與否則主要取決于外界對此行為的強化程度。
按照班杜拉的理解,對于有機體行為的強化方式有三種:一是直接強化,即對學習者作出的行為反應當場予以正或負的刺激;二是替代強化,指學習者通過觀察其他人實施這種行為后所得到的結果來決定自己的行為指向;三是自我強化,指兒童根據(jù)社會對他所傳遞的行為判斷標準,結合個人自己的理解對自己的行為表現(xiàn)進行正或負的強化。自我強化參照的是自己的期望和目標。
(五)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在教學中的應用
1.掌握學習
美國當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和課程論專家布盧姆以其教育目標分類學為理論基礎,以學生學習的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為手段,創(chuàng)立了獨具特色的掌握學習理論。布盧姆在編制教育目標分類學時,基本上是站在行為主義的立場,并吸取了斯金納的程序化教學設計理論。
布盧姆對教學質量的定義是:如何向學生提供線索或指導;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程度;以及如何給予強化以吸引學生學習。因此,其教學的四個要素是:線索、參與、強化和反饋一矯正。其中,反饋一矯正性系統(tǒng)是掌握學習的核心。
如果一個學生是在一位有經(jīng)驗的教師個別指導下進行學習的話,那么教師會隨時根據(jù)學生的需要提供線索、給予參與或練習的機會,并適時予以強化。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與學生隨時可以交流,隨時可以作出調節(jié),實際上也就是在隨時給學生以反饋和矯正。因此,在個別教學中,反饋一矯正過程是以微妙的、非正式的形式進行的。反饋的方法一般是由每一學習任務結束時的形成性評價測驗構成的,目的在于了解學生已經(jīng)學到了些什么,還需要學些什么內容才能達到掌握水平。所謂矯正,就是指為學生提供的有關他們還需復習哪些教學內容的建議。
掌握學習的策略,客觀上對教和學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對學生而言,在提高學習效率、激發(fā)學習動機、消除焦慮和壓抑心理等方面都有明顯的效果。對教師而言,有助于教師面向全體學生教學,有效地進行因材施教,并對學生充滿信心,實現(xiàn)學習成績的大面積提高。
2.自律學習
依班杜拉的社會學習論,個體在社會情境中因受別人的影響而學到新的行為,而新行為的獲得,則是經(jīng)由觀察模仿的歷程。后來,班杜拉又將觀察學習的意義擴大,認為個體除觀察別人行為而產生替代學習之外,也會經(jīng)由自我觀察而學到某種新的行為,亦即自律行為的建立。自律是個人根據(jù)自己的價值標準評判自己的行為,從而規(guī)范自己去做該做的事,或避免不該做的事。
班杜拉認為自律行為也是經(jīng)由觀察模仿的歷程培養(yǎng)成的。他提出了自律行為養(yǎng)成的三階段歷程理論。
(1)自我觀察。指個人對自己所作所為的觀察。
(2)自我評價。指個人經(jīng)自我觀察后,按照自己的行為標準評價自己的行為。
(3)自我強化。指個人按自定標準評判過自己的行為之后,在心理上對自己所作的獎勵或懲罰。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