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

4.操作性條件作用的基本規(guī)律
(1)強化
強化原理是斯金納理論的基礎和最重要的部分。斯金納認為,行為之所以發(fā)生變化其原因就是強化,通過對強化的控制就可以控制行為。強化的作用在于改變同類反應發(fā)生的概率,強化物也即刺激物,它們的呈現(xiàn)或撤除能夠增加反應發(fā)生的概率。強化有正強化(實施獎勵)與負強化(撤銷懲罰)之分,又稱為積極強化和消極強化。正強化通過呈現(xiàn)某種刺激增強反應發(fā)生的概率;負強化通過中止某種(討厭的)刺激來增強反應發(fā)生的概率。
①正強化
有機體自發(fā)作出某種反應,得到正強化物,那么此類反應發(fā)生的概率增加。正強化在塑造行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E1常生活中,人們常自覺或不自覺地運用獎勵來對他人的行為進行積極強化。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對遵守紀律的學生進行表揚,家長對考試成績好的孩子給予物質獎勵,這種現(xiàn)象都屬于正強化,其中表揚和物質獎勵都屬于正強化物。獎勵是塑造行為的有效手段,但是獎勵的運用要得當,否則會強化不良的行為。這一點在中小學教育中尤為重要。
②逃避條件作用與回避條件作用
逃避條件作用與回避條件作用所體現(xiàn)的現(xiàn)象都屬于負強化作用的現(xiàn)象。
當厭惡刺激出現(xiàn)時,有機體作出某種反應,從而逃避了厭惡刺激,則該反應在以后類似情境中發(fā)生的概率增加,這類條件作用稱為逃避條件作用。它揭示了有機體如何擺脫痛苦。
當預示厭惡刺激即將出現(xiàn)的刺激信號呈現(xiàn)時,有機體可以自發(fā)地作出某種反應,從而避免了厭惡刺激的出現(xiàn),則該反應在以后類似情境中發(fā)生的概率便增加,這類條件作用稱為回避條件作用?;乇軛l件作用是在逃避條件作用的基礎上建立的,是個體在經歷過厭惡刺激的痛苦后,學會了對預示厭惡刺激的信號作出反應,從而避免痛苦。
逃避條件作用和回避條件作用,都是在反應后撤除了厭惡刺激,加強了同類反應發(fā)生的概率,屬于負強化的原理。
(2)消退
有機體在作出某一行為反應后,不再有強化物伴隨,那么此類反應在將來發(fā)生概率會降低,稱為消退。在經典性條件作用中,如果條件刺激出現(xiàn)后,不再有無條件刺激伴隨,那么久而久之條件作用就會消失。在操作性條件作用中,如果撤除強化,人或動物將不會持久地表現(xiàn)某一特定的行為,最終這一行為會消失。例如,推銷員挨家挨戶地推銷一種機器,但是如果幾周都沒有賣出一臺,他很可能會放棄推銷??梢姡瑳]有強化發(fā)生,將會導致行為消退。
強化的作用在于增加某種反應將來發(fā)生的概率,以達到塑造行為的目的;而消退是一種無強化的過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種反應將來發(fā)生的概率,以達到消除某種行為的目的。因此,在教育實踐中,消退是減少不良行為、消除壞習慣的有效方法。
(3)懲罰
懲罰是當有機體作出某種反應后,呈現(xiàn)一個厭惡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類反應發(fā)生的過程。懲罰與負強化經常容易混淆。負強化是通過厭惡刺激的排除來增加反應將來發(fā)生的概率,而懲罰是通過厭惡刺激的呈現(xiàn)來降低反應將來發(fā)生的概率。也就是說,無論是正強化還是負強化都是加強行為的過程,而懲罰則正好相反,是減少或抑制行為的過程。
但是懲罰并不能使行為發(fā)生永久性的改變,它只是暫時抑制行為,而不能根除行為。懲罰的運用須慎重,懲罰一種不良行為應與強化一種良好行為結合起來,方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5.程序教學與教學機器
基于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和積極強化原理設計的教學模式“程序教學與機器教學”風靡全球,成為了20世紀第一次世界性的教學改革運動。程序教學的基本做法是:將教材分成若干小步子,學生可以自定步調,循序漸進,依次進行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生的積極反應給予及時強化和反饋,使學生的錯誤率降低。在20世紀60年代,程序教學空前流行,許多教科書都是以程序化的方式編寫。但到了70年代,人們的熱情降低,并逐漸放棄了程序教學。不過,程序教學的合理部分被應用于計算機輔助教學。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