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2015年教師資格證省考《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權威預測試卷(5)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說是由美國心理學家( ?。┨岢鰜淼?。
A.斯皮爾曼 B.卡特爾 C.瑟斯頓 D.吉爾福特

2、教師教學和學生獲得知識的基本材料是(  )。
A.課程標準 B.課程計劃 C.教科書 D.教學指導書

3、對全結構式教育觀察特點描述錯誤的是( ?。?。
A.在實驗室中進行 B.有詳細的觀察計劃 C.有明確的觀察指標體系, D.可局部控制

4、下列情境中代表內(nèi)在動機的情境是(  )。
A.語文課上小李做數(shù)學作業(yè) B.王老師對張華的單詞測驗成績表示滿意 C.校長在全校大會上宣布三好學生名單 D.陳英每天獨自讀幾小時文學名著

5、最早倡導教育實驗并提出“實驗教育法”這個名稱的教育家是( ?。?br /> A.赫爾巴特 B.梅依曼 C.裴斯泰洛齊 D.洛克

6、身處教育實踐第一線的研究者與受過專門訓練的科學研究者密切協(xié)作,以教育實踐中存在的某一問題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結果應用到自身從事的教育實踐中的一種研究方法,這種研究方法是( ?。?。
A.觀察法 B.讀書法 C.文獻法 D.行動研究法

7、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矛盾 B.教育者與德育內(nèi)容之間的矛盾 C.受教育者與教育內(nèi)容之間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間的矛盾

8、在教育目的的問題上,盧梭的主張體現(xiàn)了教育目的的(  )。
A.個人本位論思想 B.社會本位論思想 C.社會效益論思想 D.教育無目的論思想

9、欣賞法在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 ?。?。
A.鞏固知識 B.審美能力 C.接受一切 D.毫無熱情

10、西方最早的教育專著是( ?。?br /> A.《烏托邦》 B.《理想國》 C.《政治學》 D.《雄辯術原理》

11、根據(jù)教學評價資料的處理方式,教學評價分為( ?。?br /> A.常模參照評價和標準參照評價 B.正式評價和非正式評價 C.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 D.配置性評價和診斷性評價

12、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α俊?br /> A.人格 B.權威 C.權力 D.威嚴

13、研究性學習的組織形式不包括(  )。
A.小組合作研究 B.個人獨立研究 C.師生討論研究 D.個人研究與全班集體討論相結合

14、俗語“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說明了兒童身心發(fā)展具有(  )。
A.順序性 B.不平衡性 C.階段性 D.個別差異性

15、美國教育家杜威要反對的是(  )。
A.兒童中心論的觀點 B.教師中心論的觀點 C.活動中心論的觀點 D.經(jīng)驗中心論的觀點

16、最早提出教育要適應兒童的年齡階段,進行德智體多方面和諧發(fā)展教育的教育思想家是( ?。?。
A.柏拉圖 B.亞里士多德 C.昆體良 D.蘇格拉底

17、班級管理的主要功能是( ?。?。
A.實現(xiàn)教學目標、提高學習效率 B.維持班級秩序 C.形成良好的班風 D.鍛煉學生能力、學會自治自理

18、關于教學測量與評價的分類,按教學評價的嚴謹程度可分為( ?。?。
A.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 B.常模參照評價和標準參照評價 C.配置性評價和診斷性評價 D.正式評價和非正式評價

19、( ?。┑幕拘问绞窃诮處煹闹笇?,學生運用書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方法。
A.練習法 B.實驗 C.實習作業(yè)法 D.參觀法

20、我國學校德育內(nèi)容的“主旋律”是( ?。?。
A.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 B.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勞動教育 C.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理想教育 D.愛國主義、勞動教育和理想教育

二、簡答題
21、 哪些內(nèi)容可以組織學生合作學習?
22、 什么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教學原則?談談在教學過程中如何貫徹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
23、簡述感覺與知覺的關系。

三、材料分析題
24、兩位教師上《圓的認識》一課。 教師A在教學“半徑和直徑關系”時,組織學生動手測量、制表,然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在同一個圓中,圓的半徑是直徑的一半”。 教師B在教學這一知識點時是這樣設計的:師:通過自學,你知道半徑和直徑的關系嗎?生1:在同一個圓里,所有的半徑是直徑的一半。 生2:在同一個圓里,所有的直徑是半徑的2倍。生3:如果用字母表示,則是d=2r,r=d/2。 師:這是同學們通過自學獲得的。你們能用什么方法證明這一結論是正確的呢?生1:我可以用尺測量一下直徑和半徑的長度,然后考查它們之間的關系。 師:那我們一起用這一方法檢測一下,還有其他方法嗎?生2:通過折紙,我能看出它們的關系。
問題(一):兩案例的主要共同點是什么?是否真正了解學生的起點?
問題(二):從線性與非線性的觀點分析兩教法,預測兩教法的教學效果。

25、 某個班級的老師在某個小朋友提出創(chuàng)造性的解法時,就以他的姓氏命名為“××解法”,號召全班同學向他鼓掌,對他說:“你真棒!”又如,在低年級課堂上,這 位教師常用一些彩色的紙,剪成蘋果狀,一個蘋果上寫一個算式,然后請孩子們來“摘蘋果”,如果孩子答對了,全班小朋友就對他說:“對對對,這個蘋果屬于 你。”如果答錯了,就對他說:“錯錯錯,請你繼續(xù)努力。” 問題:請對這位老師的做法進行評析。

推薦:
教師資格證考試輔導內(nèi)部資料、內(nèi)部測試題
教師資格證保過班,十余年年教學培訓經(jīng)驗,帶你一起沖刺考點!  線上報名

2015中小幼教師資格證考試專用教材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