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

一、單項選擇題 
1.A?!窘馕觥俊痘夜媚铩烦鲎浴陡窳滞挕?。 
2.D【解析】A項“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出自蘇軾的《夜泛西湖五絕》。B項出自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全詩內(nèi)容為: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C項出自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全詩內(nèi)容為: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而D項“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出自孟浩然的《臨洞庭上張丞相》,是描寫洞庭湖的句子,和西湖無關(guān)。 
3.D【解析】“皆以美于徐公”省略了賓語,完整的應該為“皆以(之)美于徐公”,翻譯為“都認為他比徐公美”。 
4.B【解析】《史記》是由司馬遷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二十五史的第一部,記載了我國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后期長達3000年左右的歷史。《史記》是我國傳記文學的典范。它是歷史、文學的統(tǒng)一體,是文學的歷史,又是歷史的文學。B選項中史記的時間起始錯誤。 
5.A【解析】學生回答完后,教師對其進行肯定和表揚,能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這樣的評價應該屬于教師評價功能中的激勵。 
6.D【解析】“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句話出自韓愈的《馬說》,這篇章表達了作者對統(tǒng)治者不能識別人才、摧殘人才、埋沒人才的強烈憤慨。題干中的導入語用于這篇課文比較合適。 
7.D【解析】《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明確提出:7~9年級學生“作文每學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練筆不少于1萬字,45分鐘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習作”。 
8.B【解析】口語交際教學中不宜采用大量講授口語交際原則、要領的方式,應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采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 
9.D【解析】《警察與贊美詩》《最后的藤葉》和《愛的犧牲》均為歐•亨利的作品。《百萬英鎊》是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的小說,講述了一個窮困潦倒的辦事員美國小伙子亨利•亞當斯在倫敦的一次奇遇。 
10.B【解析】根據(jù)材料,學生需要從與祖輩以及父輩韻交流中得到關(guān)于故土的信息,這應該屬于語文課程資源中的日常生活的話題。 
11.D【解析】在經(jīng)過“一字師”的引入之后,趁熱讓學生以韓愈詩句進行練習,可以達到鞏固提高的作用。 
12.C【解析】A項錯誤評價了寫作練習的難度,該教師的練習貼近學生實際,更容易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B項將閱讀和寫作絕對地分開,說法不正確;D項全面否定了片段練習的作用,說法太過于絕對。 
13.A【解析】從材料顯示的課堂情況來說,雖然課堂沒有按照教師預定的情況發(fā)展,但是該教師合理地處理了突發(fā)情況,獲得了更好的教學效果。 
14.B【解析】“語文學習既是一種學生個性化的活動,也是一種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這句話沒有任何問題,但是題干材料中并沒有涉及學生個性化的活動和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 
15.C【解析】通過這個練習,可以使學生揣摩文章精彩句并將它用在文章中,所以能夠達到訓練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 

 

二、教學設計題 
16.【參考答案】 
(1)“平淡而有味” 
例:“端午一早,鴨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個,鴨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殼的。鴨蛋殼有白的和淡青的兩種。二要挑形狀好看的。別說鴨蛋都是一樣的,細看卻不同。有的樣子蠢,有的秀氣。” 
(2)“用適當?shù)姆窖员憩F(xiàn)作品的地方特色” 
例:“一般都是敲破‘空頭’用筷子挖著吃”“自嘴吃也可以” 
(3)“有淡淡的幽默” 
例:“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鴨蛋多矣,但和我家鄉(xiāng)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他鄉(xiāng)成鴨蛋,我實在瞧不上。” 
17.【參考答案】 
知識與技能目標: 
(1)體會文章語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韻味和情致。 
(2)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處。 
過程與方法目標: 
以賞析及討論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對民族深厚文化的熱愛,從而品味文章的韻味和情致。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理解作者對兒時生活的懷想的情感,激發(fā)學生對故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2)欣賞作品深厚的文化意蘊和永恒的美學價值。 
教學重難點: 
(1)加強朗讀,感受文章的情趣。 
(2)欣賞作品深厚的文化意蘊和永恒的美學價值。 
18.【參考答案】 
(1)談話激趣,引入課文學習。 
導語:大家知道我們中國的三大傳統(tǒng)佳節(jié)嗎?(春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春節(jié),是合家團圓,普天同慶;中秋是吃餅賞月,千里嬋娟;那端午節(jié)呢?請大家說說自已記憶中的端午節(jié)。(學生或談風俗或說感受)今天,我們就隨作家汪曾祺一起去江蘇高郵,不但看看那兒的端午風俗,還要嘗嘗他們端午的鴨蛋。 
(2)自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①學生自由快速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順課文。 
②檢查學生自讀課文的情況。 
③再讀課文,用勾畫圈點的方式思考下列問題。(先獨立思考,再鄰座二人討論,然后全班交流)
問題一:作者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有哪些風俗? 
明確: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貼五毒、貼符、喝雄黃酒、放黃煙子、吃“十二紅”。 
問題二:作者家鄉(xiāng)的鴨蛋有什么特點? 
明確:質(zhì)細、油多、蛋黃紅。 
問題三:作者筆下的端午的鴨蛋有哪些情趣? 
明確:掛“鴨蛋絡子”、挑鴨蛋、吃鴨蛋、做鴨燈。 
④在解答上述三個問題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端午的風俗——家鄉(xiāng)的鴨蛋——端午的鴨蛋 
(3)師生共同品讀課文。 
①讓學生從課文的三個層次中任選一層,先同桌二人練讀,再主動在全班示范朗讀。師生共同評點,并交流閱讀感受。 
②教師先肯定并評價學生們的感受,然后介紹汪曾祺的創(chuàng)作特點。 
③師生合作探究,理解課文。 
思考題一:作者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有哪些風俗?為什么要先寫端午節(jié)的風俗? 
明確:第一段以“家鄉(xiāng)的端午,很多風俗和外地一樣”開頭,介紹了“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貼五毒、貼符、喝雄黃酒”等風俗;又列舉了“放黃煙子”、吃“十二紅”這兩種較為獨特的風俗。從文章思路來看,先談端午風俗很有必要。文題為“端午的鴨蛋”,因此,首先必須先寫端午風俗,從各地均有的風俗寫到家鄉(xiāng)獨特的風俗,再寫到“十二紅”,寫到“咸鴨蛋”,于是水到渠成地轉(zhuǎn)寫“端午的鴨蛋”;從寫作手法上,先濃墨重彩地描繪出“端午”的氣氛,就為文章主體“鴨蛋”預設了一個合理的背景。 
(過渡:看來在家鄉(xiāng)端午的眾多風俗中,作者對鴨蛋情有獨鐘,想來它必定有什么獨特的滋味令作者魂牽夢縈吧) 
思考題二:高郵鴨蛋有什么特點?為何引用袁枚的《腌蛋》、否定北京的鴨蛋? 
明確:質(zhì)細而油多。引用袁枚的《腌蛋》,可以豐富文章的內(nèi)容,引用他的文句,更可以增添文章的古雅之氣.避免了行文的單調(diào)死板。而且袁枚對于咸鴨蛋的見解,與作者暗合,所以作者要說到袁枚。說自己不喜歡袁枚,體現(xiàn)了作者率真的個性。同時也說明高郵鴨蛋歷史悠久,聞名全國。否定北京的鴨蛋流露出對家鄉(xiāng)由衷的喜愛之情。 
(過渡:從文章的字里行間我們讀出汪先生的一個心愿:讓高郵鴨蛋走出中國走向世界。請同學們用一句話替汪先生宣傳他家鄉(xiāng)的鴨蛋) 
學生交流,然后進行即興回答,并共同評出最佳語句。 
思考題三:端午的鴨蛋著重寫鴨蛋絡子.吃鴨蛋、玩蛋殼,為什么寫這些內(nèi)容?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行文活潑生動,充滿童趣,抒寫了對兒時生活的懷想和留戀,對故鄉(xiāng)的熱愛、眷戀之情。
(4)練筆延伸。 
從下列4個話題中任選一個話題,寫一個片斷。 
要求:既充分利用課文,又要有自己的創(chuàng)造。 
①假如你是一位高郵的導游,要向外地游客介紹你們高郵的端午風俗,你會怎么說? 
②假如你是一位高郵的廚師,該怎么向游客們介紹高郵的成鴨蛋的腌制方法和吃法? 
③假如你是~位高郵的小朋友,請向外地小朋友介紹一下你可愛的鴨蛋絡子。 
④假如你是一位到高郵旅游的游客,剛吃了正宗的高郵咸鴨蛋,你會怎么評價? 
教師示例: 
話題④:這些年來,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鴨蛋多矣,但完全不能和這高郵的咸鴨蛋相比。這鴨蛋質(zhì)細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別處的發(fā)干、發(fā)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為別處所不及??曜宇^一扎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而且蛋黃是通紅的,真是不吃不知道, 
一吃忘不掉。 
(5)課堂小結(jié)。 
請同學們談談學了本課后的感受。 

 

三、案例分析題 
19.【參考答案】 
這位教師的課堂設計擺脫了語文詞語復習常見的總結(jié)歸納、做試卷等固定模式,在游戲中復習,在復習中找樂。這樣一來改變已有的陳舊模式,二來可以減輕學生過重的書寫負擔。 
本節(jié)課的成功之處在于:(1)全面調(diào)動了學生復習的積極性,復習效果良好。(2)培養(yǎng)了學生的競爭和合作意識。(3)培養(yǎng)了學生遵守規(guī)則的意識。(4)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5)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比賽以激勵為主。 
本節(jié)課前不足之處在于:(1)這種比賽形式不能檢查全班每個學生掌握的情況,存在隨機性。(2)兩分鐘內(nèi)完成兩個詞語,對基礎好的學生來說輕而易舉,但對基礎差的學生來說較困難。又由于全班學生參加此比賽,比賽實際需要時間超出了正常一節(jié)課的時間。因此,要么減少詞量,要么增加時間。(3)比賽后應該讓學生當場發(fā)表對此類型課的看法,以便從學生的角度來完善此類型課的模式。 
20.【參考答案】 
(1)第③段,“蜿延”改成“蜿蜒”,第④段,“越越欲試”改成“躍躍欲試”。 
(2)病句:大家都不約而同地一“起邁開大步向山上沖。 
修改:大家都不約而同地邁開大步向山上沖。 
21.【參考答案】 
這篇習作主體內(nèi)容寫的是爬山的過程;有詳有略,不過并沒有圍繞標題“路”來寫,作文不扣題,有跑題的傾向。整體來說,作者似乎還沒有明確的立意意識,所以寫出來的習作看上去比較隨意,因此需要培養(yǎng)明確的寫作目標,即為什么寫此文,想告訴讀者什么。目標明確了,這個隨意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