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4.全面推進階段(1997~2000)
從1991年到1997年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有了很大的變化,一是硬件CPU由16位發(fā)展到32位;二是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已到廣泛應用的階段;三是圖形界面的操作系統及其相應的應用軟件的發(fā)展,形勢要求在保留原綱要的一些穩(wěn)定的、基本的內容基礎上,對指導要做必要的調整和修改。“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中心”起草了《中小學計算機課程指導綱要(修訂稿)》,主要是增加圖形操作界面、網絡通信、多媒體、常用工具軟件等。經過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的審議,于1997年10月由國家教委正式頒發(fā)。
新的修改稿進一步明確了中小學計算機課程的地位、目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并對小學、初中和高中的教學目的和內容做了規(guī)定。小學包括5個模塊,中學有10個模塊,分為基本模塊、基本選學三類。
基本模塊為:
計算機基礎知識與基本操作;
微機操作系統的操作與使用;
漢字輸入及西文文字處理;
基本選學模塊:
數據處理與數據庫管理系統;
電子表格;
LOOG繪圖;
多媒體基礎知識及多媒體軟件應用;
Internet基礎知識與基本操作;
選學模塊:
常用工具軟件的使用;
程序設計初步。
5.大力普及階段(2000~)
2000年10月在北京召開了第五次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工作會議,會上教育部陳至立部長親自做了主題報告。面對世界的形勢,提出了我國教育信息化的宏偉規(guī)劃。會議上散發(fā)了三個文件,主要涉及三個方面: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教學管理信息化和以“校校通”為名的遠程教育網,這又是我國中小學信息教育發(fā)展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對于信息技術課程,一是把計算機教育提高為信息技術教育;二是把課程定為初、高中的必修課。即提出2001年起高中開始設為必修課;2003年起大部分初中開始設為必修課;2005年起大中城市的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
2000年11月教育部頒發(fā)了《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新的指導綱要把課程更名為“信息技術”,對小學、初中、高中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進行了修改和補充,特別是增加了“網絡及其應用”的模塊。
關注微信公眾號xreduv了解最新考試資訊,加QQ群477500861定期發(fā)免費輔導資料。教師編制考試內容廣泛,考生往往無從下手,抓不住重點。推薦報名教師編制考試筆試網校高清課程(點擊購買,隨報隨學,不限時間次數。免費試聽)進行系統學習。關于教師編制考試相關最新資訊或備考點擊進入備考專題。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