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2022年上教資筆試教育知識與能力答案(中學)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1小題,每小題2分,共42分)
1.我國第一位系統(tǒng)傳播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并出版《新教育大綱》的教育理論家是( )。
A.楊賢江
B.陶行知
D.李大釗
C.黃炎培
2.1762年,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發(fā)表的系統(tǒng)闡述其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
A.《巨人傳》
B.《理想國》
C.《太陽城》
D.《愛彌兒》
3.有的人在逆境中奮起,有的人在逆境中消沉;有的人在順境中如魚得水;有的人在順境中卻虛度光陰。這種現(xiàn)象說明( )。
A.順境有利于人的發(fā)展
B.環(huán)境好壞決定人的發(fā)展
C.逆境有利于人的發(fā)展
D.人對環(huán)境影響有能動性
4.教師以自身教育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為研究對象,旨在改進教育實踐,而不在于理論構建的研究屬于( )。
A.實驗研究
B.行動研究
C.調查研究
D.個案研究
5.“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經濟,教育已經成為經濟發(fā)展的杠桿”,這說明教育具有( )。
A.科學性
B.階段性
C.生產性
D.獨立性
6.“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發(fā)展的成熟機制”抓住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不失時機的采取有效措施,卓有成效地促進學生發(fā)展,這反映了人的身心發(fā)具有( )。
A.順序性
B.穩(wěn)定性
C.不平衡性
D.個別差異性
7.《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guī)定:“國家實施九年義務教育”,要求“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義務教育的基本特征( )。
A.強制性、普及性、免費性
B.強制性、基礎性、普及性
C.基礎性、普及性、免費性
D.基礎性、強制性、免費性
8.目前,我國中學實行的課程管理體制是( )。
A.國家統(tǒng)一管理
B.地方與學校共同管理
C.學校自主管理
D.國家,地方與學校三級共同管理
9.由教育家洛扎諾夫創(chuàng)立,注重強化聯(lián)想,堅持理智與情感、有意識與無意識的結合,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有效地接收更多信息的教學方法是( )。
A.范例教學
B.發(fā)現(xiàn)學習
C.暗示教學
D.非制導教學
10.把兩個或兩個以上年級的學生編在一個年級,在一節(jié)課內由一位教師對學生進行直接教學與布置、完成作業(yè)輪流交替的教學組織形式是( )。
A.合作學習
B.復式學習
C.小班教學
D.分層教學
11.在學習文化建設中,讓學校里的每一面墻壁都開口說話,這體現(xiàn)的德育方法是( )。
B.實際鍛煉法
A.說服教育法
C.情感陶冶法
D.自我修養(yǎng)法
12.李紅看到王強經常幫助同學而受老師的表揚,因此她也愿意幫助同學,這種現(xiàn)象主要體現(xiàn)了哪種強化方式( )。
A.負向強化
B.間隔強化
C.自我強化
D.代替強化
13.劉杰學過物理平衡的概念,促進了他對化學平衡概念的理解。這種遷移屬于( )。
A.負向遷移
B.順向遷移
C.垂直遷移
D.逆向遷移
14.郭老師上課時,邊講課、邊板書、邊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這反映了哪種注意品質( )。
A.注意的穩(wěn)定
B.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轉移
C.注意的范圍
15.進入初中后,趙東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時常無故的興奮不已,轉而又哀傷憂愁,這反應了青少年情緒發(fā)展具有( )。
A.彌散性
B.閉鎖性
C.波動性
D.感染性
16.李玲遇事常拿不定主意,錯失良機。這主要反映了她意志品質的那一特點( )。
A.果斷性
B.獨立性
C.堅韌性
D.自制性
17.廖老師在心理輔導課上經常使用文具等物品作為獎勵替代物的改變學生的行為,這種做法屬于( )。
A.認真法
B.代幣法
C.脫敏法
D.消退法
18.陳亮一想到明天要在課堂上就坐立不安,感到心跳加快,臉紅,出冷汗。這種表現(xiàn)屬于( )。
A.抑郁
B.妄想
C.強迫
D.焦慮
19.鄭老師通過讓全班同學觀看“某中學生為了減輕媽媽的辛勞,時常為加班晚歸的媽媽做好飯的視頻”,讓學生學會孝敬長輩,這種品德修養(yǎng)方式屬于( )。
A.樹立榜樣
B.有效說服
C.群體約定
D.價值辨析
20.語文課上,張老師非常注重營造寬松的氣憤,鼓勵每個學生自由表達,并建設性地吸引學生地觀點以幫助和指導學生。這種課堂管理方式屬于( )。
A.民主式
B.權威式
C.放任式
D.專制式
21.決定一位教師能否成功地扮演教師角色的首要條件是( )。
A.角色意志
B.角色體驗
D.角色期待
C.角色認知
二、辨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
22.教育必然促進社會的發(fā)展。
23.學生在學校學習的主要是間接經驗。
24.機動強度與學習效果成正比。
25.情緒與認知是互不影響的。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26.簡述制約課程內容選擇的因素。
27.簡述貫徹啟發(fā)性教學原則的基本要求。
28.簡述皮亞杰認知發(fā)展階段論。
29.簡述教師自我促進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法。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8分,共36分)
30.材料:在我擔任初二(5)班班主任的時候,有次家校聯(lián)系日,一位家長帶著孩子到我的辦公室找我談話。期間,家長不停數(shù)落孩子,把孩子說得一無是處,孩子一直低著頭。由于我在班上對這個學生也比較關注,盡管他成績靠后,但是有一些長處,所以待家長說完后,我馬上說道∶這孩子最近在學校表現(xiàn)應還不錯,學習的勁頭也有,也能認真聽課,我想以后成績肯是會有進步的"。說完,那孩子抬起頭來,看了看我,他的眼睛里含著淚水……
在那以前,我很少正面表揚過他。這個孩子平時挺踏實。樂于幫助同學,也有一定上進心。經過這次當著家長面表揚他,學習積極性更高了。學習成績提高到了班級的中上游。所以,無論是怎樣的學生,都還是個孩子,需要鼓勵和幫助,必要的時候夸一夸學生,能給他們打不少氣。為學習增加動力。
問題∶
(1)結合材料分析這位老師的做法貫徹哪一德育原則
(2)闡述貫徹該德育原則的基本要求。
31.材料∶王老師是一名新入職的高中數(shù)學教師,剛剛上了一周多課,就發(fā)現(xiàn)班上學生對她的課不感興趣,有些學生上課“開小差”,有些學生一臉困意。她原以為是這些學生對學習不積極,經深入解,發(fā)現(xiàn)她講的知識很多學生都已經在課下學習中掌握了,所以對自己目前講的教學內容感到太容易,覺得無聊。于是王老師大幅提升了課堂教學內容和家庭作業(yè)的程度,以為這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結果這回學生們卻反映上課聽不懂,作業(yè)不會做。王老師苦思冥想,為什么自己教學效果不好?
隨后她向教學經驗豐富的張老師請教,如何才能把握教學內容的難度,張老師跟王老師說:“你要讓學生,跳一跳,摘個桃。”
問題:
(1)請用維果斯基的理論,分析王老師的教學存在什么問題?
(2)結合案例,指出如何讓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