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導讀】
這是白居易早期的一首著名諷諭詩。
這首詩敘事明白,結構自然,層次清楚,順理成章。詩一開頭,先交代背景,標明是麥收的農忙季節(jié)。接著寫婦女領著小孩往田里去給正在割麥的青壯年送飯 送水。隨后描寫青壯年農民低頭割麥,暑氣熏蒸,烈日烘烤,精疲力盡但不覺炎熱,珍惜夏天天長而多干點活,農民辛苦勞碌的情景活靈活現。這和貧婦人抱著孩子 拾麥的情景交織在一起,既反映了農民的辛苦,又揭示了賦稅的繁重。作者由農民生活的痛苦聯(lián)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適,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觸景生情,表現了詩人對 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長寫敘事詩的藝術巨匠。他的敘事詩能曲盡人情物態(tài),真實具體,娓娓動聽。而且,他的敘事詩里總是有著心靈的跳動,蘊含著真摯感情?!队^刈麥》一詩,雖著墨不多,卻把割麥者與拾麥者在夏收時辛勤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寫得生動真切,歷歷如畫。
此詩貴在表達了勞動人民的心聲。尤其是“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生動地表現了刈麥者近乎變態(tài)的一種無奈心理,深刻反映出在當時社會中,被剝削者的無奈和悲苦,一種無可奈何的反襯心理。
作者是運用對比手法的能手,不僅把勞動人民的貧困、善良與地主階級的奢侈、暴虐作了對比,而且還把自己的舒適和勞動人民的窮苦作了對比。詩人這種主動與農民相比的心情和膽識,可謂新穎精警,難能可貴,因而更顯出這首詩的思想高度和現實主義的藝術表現力。
【今譯】
農民很少有閑月,麥收五月人更忙。夜來南風陣陣起,小麥覆蓋田垅黃。
村姑肩挑去送飯,兒童水壺提手上;茶飯送到田里去,青壯男子在南岡。
腳下暑氣似蒸籠,背上烈日烤又燙。筋疲力盡不覺熱,只因珍惜夏日長。
還有一位窮婦人,孩子抱在她身旁,右手撿著小麥穗,左臂挎著舊竹筐。
聽她相互把話說,聽后為她多悲傷;“田地繳稅全賣盡,拾點麥穗充饑腸。”
現在我有何功德,從來沒有種桑糧。當官俸祿三百石,到了年終有余糧。
想到這里心慚愧,永把此事記心上。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