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
一、導向性原則
導向性原則是指進行德育時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fā)展。其實,簡單的說,導向性原則就是要求我們政治方向的正確,就是要弘揚社會主義正能量,比如說中學生化妝,化個煙熏妝之類的,這肯定不對,你要引導她化淡妝。這就是導向了,指引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fā)展。大家簡單理解下就行,考察的不是特別多。
二、疏導性原則
疏導性原則是我們在考試中考察比較多的一個原則,需要大家一定要深入理解和把握。所謂疏導性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這里經常會考察一個論語中的原話: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循循善誘這個詞就是這樣來的。所以疏導性原則特別強調循循善誘。比如學生早戀了,這個問題你該怎么辦呢?就要給她講明道理,疏通思想,從提高她的認識入手。告訴她早戀就像青杏,只有成熟了才香甜可口等。這就是疏導性原則。同時對于疏導性原則的要求,大家也需要背一下,就是三點,1.講明道理,疏導思想;2.因勢利導,循循善誘;3.表揚激勵為主,堅持正面教育。這也是我們在考試中經常會涉及到的內容。
三、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
這一原則是指在德育過程中,既要尊重信任學生,又要對學生提出嚴格要求,把嚴和愛結合起來,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轉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也可以叫做嚴慈相濟原則。它是根據(jù)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的思想提出來的,這也是會考察的一個知識點。我們常說,愛之愈深,求之愈嚴,這其實就是典型的嚴慈相濟。
四、知行統(tǒng)一原則
知行統(tǒng)一原則是指我們既要重視思想道德的理論教育,又要重視組織學生參加實踐鍛煉,把提高認識和行為素養(yǎng)結合起來,使學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這個原則也是考察頻率較高的一個原則,論語中有句話,叫做力行而近乎仁,這就是說你把頭腦中仁的觀念踐行出來你就達到了仁這種境界。這其實就強調知行統(tǒng)一。如果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時,一方面通過理論教育,一方面結合某種實踐活動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那就是知行統(tǒng)一了。
好了,我們先簡單學這幾個德育原則,需要大家去理解記憶,希望有助于大家備考。
牛刀小試:
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體現(xiàn)什么德育原則( )。
A.知行統(tǒng)一 B.嚴慈相濟 C.疏導性原則 D.導向性原則
【答案】A。解析:讀萬卷書是理論,行萬里路是實踐,因此體現(xiàn)了知行統(tǒng)一原則。因此選A。
2.我們常說一句話,愛之深,責之切。這體現(xiàn)了什么德育原則( )。
A.知行統(tǒng)一 B.嚴慈相濟 C.疏導性原則 D.導向性原則
【答案】B。解析:愛之深,責之切,強調一方面愛的深,一方面要求嚴,所以體現(xiàn)了嚴慈相濟原則。因此選B。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