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1. 孟子 vs 荀子
孟子是性善論的代表。他認為:“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 人生而為善,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自然。我們在教育中就要從人的本性,引導、發(fā)展這種善。因此,孟子被視為內發(fā)論的代表。而荀子的觀點和孟子正好相反,他認為人性本惡:“人之生也固小人。”人生來就是逐利的小人,教育的作用就是”化性起偽“,改變人惡的本性,讓人為的東西淡化惡的天性。因此,荀子是外鑠論的代表。
2. 赫爾巴特 vs 杜威
赫爾巴特和杜威的觀點針鋒相對,他們兩人分別是教育史上兩大對立學派的代表:赫爾巴特是傳統(tǒng)教育學派的代表,杜威是現代教育學派的代表。赫爾巴特認為,教育要以教師、教材、課堂為中心;杜威正好相反,他提出教育要以學生、經驗、活動為中心。赫爾巴特在《普通教育學》中提出教學過程分為四段:明了、聯想、系統(tǒng)、方法。杜威在《民主主義與教育》中把教學過程分五步:困難、問題、假設、驗證、結論。赫爾巴特是社會本位論的代表,杜威是教育無目的論的代表。
3. 桑代克 vs 格式塔學派
桑代克作為教育心理學之父,取得的成就無疑是巨大的,他通過迷箱實驗證明,學習的實質就是嘗試-錯誤,并提出了三個學習率:準備率、練習率、效果率。他認為,人的遺忘是由于痕跡衰退引起的,還提出學習遷移是需要共同要素的。作為歐洲心理學界的旗幟,格式塔學派處處和桑代克作對:先是通過猩猩抓香蕉的實驗證明,學習不是嘗試錯誤,而是頓悟。然后,又通過小雞覓食實驗,證明遷移不是因為共同要素,而是由于理解了情境之間的相互關系。
4. 布魯納 vs 奧蘇貝爾
布魯納和奧蘇貝爾之間的觀點也是針尖對麥芒。布魯納提倡發(fā)現學習,認為學習的實質就是掌握學科之間的認知結構。奧蘇貝爾說,掌握學科的認知結構是沒錯,但是,不應該是發(fā)現法,發(fā)現法的效率太低,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應該采用接受學習,通過有意義的接受學習,掌握知識效率更高。更多真題及資料請加小編微信66746005領取
【小試牛刀】【多選題】1.對布魯納與奧蘇伯爾學習理論的聯系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布魯納強調發(fā)現學習;奧蘇伯爾強調接受學習
B.布魯納強調能力的培養(yǎng);奧蘇伯爾強調知識的掌握
C.布魯納和奧蘇伯爾都強調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
D.布魯納和奧蘇伯爾的學習理論都有利于學生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
1.【答案】ABC。解析:本題考查布魯納和奧蘇貝爾的學習理論。
AB選項,布魯納主張學習的目的在于以發(fā)現學習的方式,使學科的基本結構轉變?yōu)閷W生頭腦中的認知結構。奧蘇伯爾主張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前者強調能力的培養(yǎng),后者強調知識的掌握。
C選項,奧蘇貝爾認為學習的本質就是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期非人為的實質性的聯系。布魯納認為,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地獲取知識,并通過把新獲得的知識和已有的認知結構聯系起來,積極地建構其知識體系。
D選項,奧蘇泊爾的有意義接受學習理論更有利于學生掌握系統(tǒng)知識。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BC。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