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
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學理論快速復習精要匯總
體育的根本任務是增強學生體質。
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張“以美育代宗教”。
美育的任務:
(1)使學生具有正確的審美觀和感受美、鑒賞美的知識與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表現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心靈美和行為美。
勞動技術教育的任務:
(1)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觀點,養(yǎng)成正確的勞動態(tài)度和習慣;
(2)教育學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產知識和勞動技能。
義務教育是依法律規(guī)定、適齡兒童和青少年都必須接收,國家、社會、家庭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義務教育是一種強制性教育。
教師是教育工作的組織者、領導者,在教育過程中起主導作用。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根本任務。
教師勞動的特點:
(1)復雜性、創(chuàng)造性;
(2)時間上的連續(xù)性、空間上的廣延性;
(3)長期性、間接性;
(4)主體性、示范性。
教師的素養(yǎng):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知識素養(yǎng)、能力素養(yǎng)。
學生是教育的客體、是自我教育和發(fā)展的主體、是發(fā)展中的人。
我國新型師生關系的特點是:
(1)尊師愛生;
(2)民主平等;
(3)教學相長。從根本上說,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取決于教師的教育水平。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組成的傳遞和掌握社會經驗的雙邊活動。
教學是實現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徑。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學校工作心須堅持以教學為主,全面安排的原則。
教學過程是教學信息反饋和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教學中教師起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師的主導作用不是包辦代替。
課程是學校教育的核心,是學校培養(yǎng)未來人才的藍圖。
編寫學科課程標準和教材應遵循的原則:思想性和科學性統(tǒng)一;理論聯系實際;穩(wěn)定性和時代性結合;系統(tǒng)性和可接受性結合。
知識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識的多少并不能標志智力發(fā)展的水平。教學過程中要把掌握知識和發(fā)展智力結合起來,只重視能力培養(yǎng)的形式教育論(英國洛克)和只重視知識傳授的實質教育論(英國斯賓塞)都是錯誤的。
赫爾巴特提出了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教育相統(tǒng)一的規(guī)律。
教學過程的基本階段:
(1)激發(fā)學習動機;
(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這是中心環(huán)節(jié);
(4)鞏固知識;
(5)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
主要的教學原則:
(1)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的原則;
(2)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
(3)直觀性原則;
(4)啟發(fā)性原則;
(5)循環(huán)漸進原則;
(6)鞏固性原則;
(7)因材施教原則。
兩種對立的教學方法思想是啟發(fā)式和注入式。我們應當提倡啟發(fā)式,反對注入式。
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課堂教學。
常用的教學方法:
(1)以語言傳遞為主的教學方法:①講授法:②談話法;⑧討論法;④讀書指導法。
(2)以直觀感知為主的教學方法:①演示法;②參觀法。
(3)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①練習法;②實驗法:⑧實習作業(yè)法;④實踐活動法。
(4)以探究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發(fā)現法。
(5)以情感陶冶(體驗)為主的教學方法:①欣賞教學法;②情境教學法。
教學工作的基本環(huán)節(jié):
(1)備課;
(2)上課(教學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
(3)課外作業(yè)的布置與批改;
(4)課外輔導;
(5)學業(yè)成績的檢查與評定。
一節(jié)好課的基本要求:
(1)教學目的明確。
(2)內容正確。突出重點,難點,抓住關鍵。
(3)結構合理。上課有高度計劃性、組織性、效率高、效果好。
(4)方法恰當。
(5)語言藝術。
(6)板書有序。
(7)態(tài)度從容自如。
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紀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四個基本方面。
德育過程是對學生知、情、意、行培養(yǎng)提高的過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行是學生思想品德形成與否的關鍵,也是衡量一個人思想品德水平 高低的主要標志。德行過程是沿著知、情、意、行的/頃序發(fā)展的,但其中任何一個要素都可以作為品德培養(yǎng)的開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過程是對 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yǎng)提高過程,教師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持之以恒、導之以行”。
活動與交往是形成學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礎。
德育原則:社會主義方向性原則;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的原則;知行統(tǒng)一的原則;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的原則;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的原則;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原則;尊重信任和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原則。
馬卡連柯的平行教育理論: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德育的途徑:思想政治課是特別的重要途徑,其它各科教學是最經常、最基本途徑。
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環(huán)境陶冶、藝術陶冶三種。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帶好班級、教好學生。
全面了解和研究學生是有效地進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其中觀察法是一種最基本的了解方法。
組織和培養(yǎng)班集體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正確的集體輿論和優(yōu)良的班風,這是衡量班集體是否形成的重要標志之一。
推薦:
教師招聘考試輔導內部資料、內部測試題
教師招聘保過班,十余年年教學培訓經驗,帶你一起沖刺考點!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