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lǐng)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
11.王安石
王安石是我國北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也是我國中世紀的教育改革家。王安石認為變法的關(guān)鍵在于人才,有了人才,就可以“變更天下之弊法”。欲有足夠的 人才,必須由國家實行統(tǒng)一的“教之、養(yǎng)之、取之、任之有其道”的教育制度。他把教、養(yǎng)、取、任四者聯(lián)系起來,在四者之中以教為根本,養(yǎng)是教的繼續(xù),取和任 是教和養(yǎng)的目的。他針對時病,提出了四方面的要求,以改革教育制度,使之為新法服務:即自京師至地方皆設學校嚴選教官,教以“禮樂政刑”等為國所需之事; 保證士子的物質(zhì)生活,約之以禮,裁之以法,朝廷力行提倡,以形成新風氣;推選賢能,審其德才,試以事功,然后給予適當?shù)木舻?處之久而任之專,使得行其志 意,以達成功。
12.朱熹
朱熹是我國南宋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朱熹的教育思想主要有:
(1)重視家庭教育與小學教育是朱熹教育主張的一大特點。他制定了《童蒙須知》、《程蒙學則》和《訓蒙詩》等,作為父兄在家教育子弟的守則。他認為 只有從小打下基礎(chǔ),學成技能,長大以后才能達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的。在小學的基礎(chǔ)上,他還主張對學子進行高深的教育,即大學。
(2)重視教學與讀書方法,是朱熹教育思想的又一特點。①他首先注重學習目的教育,認為一個人要求學,必須先“立志”,“立志不定,如何讀書”。② 教學中他注意窮理與篤行。窮理就是從理論上認真研究學問;篤行就是“自修身以至處事接物”的實踐功夫。窮理與篤行并提,就是知行結(jié)合。③在教學中,他首倡 循序漸進與熟讀精思。④朱熹還明確提出教師的任務是指引學生讀書。⑤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他主張嚴格要求,明細規(guī)定,多從積極方面教導,少從消極方面 防止。這也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法。
13.王守仁
王守仁是明中葉著名哲學家、教育家。王守仁認為教育的目的是明人倫。他主張從“致良知”入手,通過教育,把個人的私欲滅掉,保存各人固有的天理“良知”,養(yǎng)成封建道德品性。教育就是要陶冶人格。
王守仁從“致良知”出發(fā),在教學原則上提出許多值得重視的見解:
(1)重視躬行實踐。認為真知必須行,應在行動中學習,以求真知;
(2)重視獨立思考。認為教學是要引導學者“各得其心”,學習貴于“自求”“自得”;
(3)主張循序漸進。他認為學習必須“從本原上用力,漸漸盈科而進”;
(4)主張因材施教。認為教師教人如醫(yī)生治病,要辨癥施治,“夫良醫(yī)之治病,隨其病之虛實強弱,寒熱內(nèi)外,而斟酌加減,調(diào)理補泄之,要在去病而已”。
更多相關(guān)信息請訪問教師考試網(wǎng)
推薦:
教師編制考試輔導內(nèi)部資料、內(nèi)部測試題
教師招聘保過班,十余年年教學培訓經(jīng)驗,帶你一起沖刺考點!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lǐng)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