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4分,共42分)
30.材料
一位教師教“雙曲線”這一單元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知識基礎差別較大,于是對八位成績好的學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讓他們到圖書館自學“雙曲線”一章。經過自學,他們不但完成了規(guī)定的習題作業(yè),而且還集體選編了幾十道有代表性的習題。教師將這些習題有選擇地按程度分別介紹給其他同學練習和討論,進一步推動了全班的學習,使全班提前五課時完成了“雙曲線”單元的教學任務。
問題:請你結合教育觀分析該案例。(14分)
31.材料
在某中學的一個學生宿舍中,照明燈突然熄了,同學們束手無策,叫來電工,原來是燈泡壞了,換了一個燈泡就好了,同學們說,這么簡單,我們自己也會換的。過幾天,燈又不亮了,同學們一檢查燈泡,燈泡是好的,又沒辦法了,叫來電工,一檢查,是保險絲燒壞了,換了一個保險絲,燈又亮了。同學們說,關于保險絲,我們在物理課上也學過,怎么遇到問題就用不上呢?
問題:結合相關教育理念知識,分析出現(xiàn)上述問題的原因。(14分)
32.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老屋
楚巖
綠銹斑斑的銅制鑰匙插進去,往上一提,然后把門環(huán)一擰,門就開了,推開它,門“吱呀”一聲發(fā)出沉重的嘆息;同時,門楣上撲簌簌地往下掉落陣陣塵灰。
我離家已經整整九個年頭。開始幾年,老伴依然和這老屋廝守。每個星期六下午,我如同‘‘候鳥”一樣飛回鄉(xiāng)下,與老伴相聚。彼時的老屋在我心中,如同鳥兒的歸巢。當我在人生的天空飛累了,可以在此睡個甜甜的覺,亦可躲避外界的風風雨雨。十年以前,我拼盡全力,把所得一個子兒一個子兒地積攢起來,帶領妻子和未成年的兒女,每天傍晚到水塘里挖沙,又一擔一擔地挑回家準備改造舊屋。兒女們累得哭了,我就用美麗的語言,給他們描述住進新屋那種舒坦和愜意……
我們的村子原是一個破敗落后的小村。小山坡下,擁擠著幾百間各式各樣的屋子。這些屋子,當年都是低矮的泥磚建筑,顯得零亂、破敗、蕭條和風雨飄搖。記不清什么時候起,村民省吃儉用,累死累活,自己甩田野的泥巴作成泥磚,陸續(xù)蓋起來了部分泥磚結構的新房子。后來,有人蓋起了紅磚的屋子。再后采,更有人蓋起來了水泥的樓房。這一切,仿佛是悄悄進行的,又仿佛是大張旗鼓雷厲風行地涌現(xiàn)出來的。站在高處極目望去,在蔚藍色的天空下水泥結構的樓房,紅磚的屋子、泥磚的屋子與舊時留下來的廁所、豬欄、雜物間交叉錯落,黑色的、灰色的、暗紅色的瓦面,和新式的水泥銀灰色的屋頂,相互映襯,如同白發(fā)蒼蒼的老人、朝氣蓬勃的小伙、打扮入時的靚女、天真爛漫的小孩擁擠在一起,年齡老幼不同,衣著斑斕各異。
在一片古老和新潮的交替中,我家的老屋雖然算不得十分蒼老,但顯然已經宛如我一樣,成了個年近六旬的初老之人,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風采。
關上咿呀作響的木門,我到一位朋友家去做客。我們是同齡人,他高我矮,他瘦我胖。兒時,我們一起光著屁股在村前的水塘中戲水,后來又一道去放牛,在田邊戽水[用瀫(hu)斗汲水]捉魚。
當晚霞在天邊輝映出紅色或紫橙色的霞光,我們把斗笠掛在身后,騎在水牛背上,慢悠悠晃悠悠一高一低地回家來。
如今,這位高高瘦瘦的牧童早已發(fā)福,成了個紅光滿面的大胖子,而他家建筑的氣勢、屋里的擺設,更是把我震住了。啊!十多米長五層高的新樓,琉璃瓦頂,外表裝修白綠相間的馬賽克,光彩照人??蛷d里,一色的歐式家具,真皮沙發(fā),彩電、錄像機、音響一應俱全。當年,我的老朋友也有一間老屋,是泥磚蓋的,和我的老屋相比,顯得太破舊。而今天他的這間新屋,據說是兩年前蓋起的。滄海桑田,世間更迭,十多年前,當我蓋新房時嘖嘖稱贊,認為我有本事攢錢。而歷史以一時難測的高速沖向前方。面對他的新屋,曾經自慰于自己的新屋在村中還算時髦的我,不得不自慚形穢了。
那么再過若干年,老朋友的這幢新樓,是否又會變成舊屋而顯得落伍呢……
朋友家里,不斷有青年男女進進出出,汽車摩托車響聲不斷,那是老朋友的兒子和他的朋友們,他們都是來探望朋友的小孫子的。年輕人全都衣著新潮,說話嗓門高,行動快捷,偶然我問起他兒子這幢新樓如何,剛剛做起了爸爸的小伙子回答說:“我爸思想太老土,簡直不可救藥。當年叫他不要這樣蓋的,至少要留一個停車場,他偏不接受。你看吧,才兩年,門前的車子擁擠不堪,什么新樓,現(xiàn)在已經成了歷史文物了!”
看來,我剛才的疑問,已經有了肯定的回答。
問題:(1)文中“如同鳥兒的歸巢”和“宛如……年近六旬的初老之人”兩處分別體現(xiàn)出作者對自家老屋怎樣的情感?(8分)
(2)請你結合對文中“歷史以一時難測的高速沖向前方”這句話的理解,分析本文主旨。為凸顯文章主旨,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6分)
三、寫作題(50分)
3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先賢蘇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識”,后人對此提出質疑:道德可教嗎?
請以“道德是否可教”為話題進行寫作。文體不限,詩歌除外,1000字以上。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