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1小題,每小題2分,共42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終身教育的提出者是()。
A.朗格朗
B.康德
C.杜威
D.裴斯泰洛齊
2.雙軌制在()表現得非常典型。
A.美國
B.英國
C.蘇聯
D.中國
3.確定社會主義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是()。
A.凱洛夫的《教育學》
B.巴班斯基的教學過程最優(yōu)化思想
C.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
D.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fā)展學說
4.編寫教科書的直接依據和國家衡量各科教學的主要標準是()。
A.課程
B.課程標準
C.課程計劃
D.課程目標
5.將教學活動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統一起來,這是()。
A.系統性原則
B.啟發(fā)性原則
C.量力性原則
D.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6.看到某件物品時常被其常用的用途所束縛,很難想到它別的方面的功能。這種現象稱為()。
A.習慣
B.定勢
C.功能固著
D.定向
7.在日常教學中,由于學生表現良好,教師減少其家庭作業(yè)的量,教師這樣的行為稱為()。
A.正強化
B.負強化
C.懲罰
D.消退,
8.個體的動作發(fā)展規(guī)律,遵循自上而下,由軀體中心向外圍、從大肌肉動作到精細動作的發(fā)展規(guī)律,種規(guī)律現象說明心理發(fā)展具有( )。
A.差異性
B.順序性和定向性
C.不平衡性
D.連續(xù)性和階段性
9.根據埃里克森的人格發(fā)展階段理論,中學生人格發(fā)展的主要任務是()。A.發(fā)展勤奮感
B.培養(yǎng)主動性
C.形成親密感
D.建立自我同一性
10.有人常常沒有理由地一遍又一遍地做出某一行為或某一系列行為,這屬于()。
A.廣泛性焦慮障礙
B.強迫癥
c.創(chuàng)傷后應激癥
D.恐慌障礙
11.學校心理輔導的主要方式一般有兩種,下列關于它們的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經常逃學的學生、有學習障礙的學生更適合于進行團體輔導
B.個別輔導是以少數學生為對象,以矯治輔導為主,屬補救性的輔導
C.團體輔導以全體學生為對象,以預防輔導為主
D.學校心理輔導有團體輔導和個別輔導這兩種主要方式
12.德育過程的主要矛盾是()。
A.教育者與德育內容、方法的矛盾
B.無產階級思想和非無產階級思想的矛盾
C.學生知的深與知的淺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與受教育者已有道德水平的矛盾
13.提出德育的社會學習模式的學者是()。
A.科爾伯格
B.彼得•麥克費爾
C.班杜拉
D.皮亞特
14.奠定了班級組織理論基礎的著作是()。
A.《論語》
B.《普通教育學》
C.《大教學論》
D.《理想國》
15.當一位新手型教師把大量的時間都花在如何與學生搞好個人關系上時,那么在教師成長過程中他屬于()。
A.關注情境階段
B.關注生存階段
C.關注學生階段
D.關注教學階段
16.馬斯洛將人的基本需要歸之為缺失需要與成長需要兩大類。下列不屬于缺失需要的是()。
A.安全需要
B.歸屬需要
C.尊重需要
D.審美需要
17.“高原現象”通常發(fā)生在技能學習過程的()。
A.初期
B.中期
C.后期
D.各階段都可能
18.對一個過分害怕貓的學生,為讓他不怕貓,可以先讓他看貓的照片、談論貓、遠遠觀看關在籠中的貓;然后讓他靠近籠中的貓;最后讓他摸貓、抱起貓,消除對貓的懼怕反應。這是一種()行為改變法。
A.代幣獎勵法
B.行為塑造法
C.系統脫敏法
D.肯定性訓練
19.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模擬實物的形象,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感性材料,這屬于()。
A.模象直觀
B.實物直觀
C.言語直觀
D.想象直觀
20.在所要學習的新材料呈現之前提供一種引導性材料,它在新學習材料與學習者原有觀念之間建起認知橋梁的作用,這種教學策略是()。
A.先行組織者
B.認知結構
C.比較性組織者
D.固定點
21.以下說法中,錯誤的是()。
A.與新教師相比,專家型教師的課時計劃簡潔靈活,以學生為中心,具有預見性
B.專家型教師有完善的維持學生注意的方法
C.專家型教師往往較注意課堂的細節(jié)
D.專家型教師有豐富的教學策略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