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

2.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思想淵源
(1)人性論、人道主義與人本主義心理學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的人性論和文藝復興時期的人道主義思想。
(2)現(xiàn)象學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影響
許多人本主義心理學者都受到了現(xiàn)象學的影響。馬斯洛指出,現(xiàn)象學方法更適合于研究人類的個體心理現(xiàn)象。由于現(xiàn)象學更強調(diào)自我的內(nèi)在感受,因此現(xiàn)象學方法應成為心理學所適用的方法。羅杰斯以患者為中心的治療理論也是以現(xiàn)象學為基礎的。
(3)存在主義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影響
存在主義哲學思潮在本體論上顯著地影響著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發(fā)展,而且也出現(xiàn)了以羅洛梅為代表的具有存在主義傾向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分支。
(二)馬斯洛與康布斯的學習理論
1.馬斯洛的學習理論
馬斯洛主張,學習不能由外鑠,只能靠內(nèi)發(fā)。教師不能強制學生學習;學習活動應由學生自己選擇和決定。教師的任務只是輔導,學生本身自然就有學習的潛在能力。不過,教師的輔導有當與不當之別。輔導得當,學生會因學習而成長;輔導不當,學生反倒因輔導而萎縮。
2.康布斯的學習理論
康布斯認為,個體的行為基本上是由他對自己和周圍世界的知覺而定的。認知心理學家所指的知覺是理性的,是學習的基礎,而人本主義心理學家把知覺解釋為個人對其所知覺到的對象產(chǎn)生的一種感受,是感性的。這一點正是人本主義心理學最突出之處。
對于知覺與行為的關系,康布斯等人認為,不同的人既然對同一事實產(chǎn)生不同信念,該事實對不同的人自然也就具有不同的意義。因此,要想改變一個人的行為,不能只從行為表現(xiàn)上去加以矯正,而必須設法改變他們的知覺或信念。
康布斯還主張,教育的目的絕不只限于教學生知識或謀生技能,更重要的是針對學生的情感需求,使他們能在認知和情感方面均衡發(fā)展,從而培養(yǎng)健全人格。學生的情感需求,是指他們在情緒、情操、態(tài)度、道德以至價值判斷等多方面的需求。這些需求關系到人與人的關系,是人在社會生活方面律己、待人、處事所需要的能力。
(三)羅杰斯的學習理論
羅杰斯的學習理論主要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目標
羅杰斯認為,教育目標是要促進變化和學習,培養(yǎng)能夠適應變化和知道如何學習的人。
2.學生中心模式
認為教師的任務不是教學生學習知識,也不是教學生如何學習,而是為學生提供各種學習的資源,提供一種促進學習的氣氛,讓學生自己決定如何學習。羅杰斯因此提出了“學生中心”的教育觀。
3.學習觀
羅杰斯強調(diào)學習要從兒童的興趣出發(fā),兒童有了學習興趣,就能自發(fā)地學習;他主張讓學生自己決定評價的標準和所要達到的目標,通過自己評分,來衡量自己的進步,從而把自我發(fā)動的學習變?yōu)樽晕邑撠煹膶W習。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