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lǐng)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1.運動過程中心血管的反映:A.血液的重新分配;B.心輸出量增加;C.血壓發(fā)生變化,收縮壓上升,舒張壓下降。
2.心力儲備:是指心輸出量能隨機體代謝需要而增長的能力。
3.動脈血壓的形成:心室收縮射血,外周阻力,大動脈彈性。
4.心縮期只有每搏輸出量的1/3即約20-30毫升的血液流向外周;其余2/3血液留在主動脈。
5.影響動脈血壓的因素:A.每搏輸出量;B.心率;C.外周阻力;D.大動脈管的彈性;E.循環(huán)血量。
6.影響靜脈回流的因素:A.心臟收縮;B.呼吸運動;C.骨骼肌的擠壓作用;D.重力和體位;E.靜脈管壁的收縮。
7.訓(xùn)練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影響:可促使人體的血管系統(tǒng)的形態(tài)、機能和調(diào)節(jié)能力產(chǎn)生良好的適應(yīng),從而提高人體工作能力。表現(xiàn)以下幾個方面:竇性心率徐緩、運動性心臟增大、心血管機能改善。
8.呼吸過程的三個環(huán)節(jié):外呼吸(通氣過程和換氣過程)、氣體運輸、內(nèi)呼吸。
9.肺通氣的動力是呼吸肌舒縮完成呼吸動力。
呼吸形式:隔式呼吸(腹式呼吸)、肋式呼吸(胸式呼吸)、混合呼吸。
四個互不疊加的肺容量:潮氣量、補吸氣量、補呼氣量、余氣量。
10.每分肺泡通氣量=(呼吸深度-解剖無效腔《呼吸道》)*呼吸頻率。
11.血紅蛋白與氧的可逆結(jié)合,氧分壓高、氧結(jié)合。
氧離作用:在氧分壓低的組織內(nèi),氧合血紅蛋白迅速放出氧,形成還原血紅蛋白,稱為氧離作用。
12.氧離曲線生理意義:“S”形氧離曲線的上有重要的生理意義。當(dāng)氧分壓在60-100 毫米汞柱一段時,坡度不大,形式平坦,而使氧分壓從100毫米汞柱至80毫米汞柱時,血氧飽和度從98%降至96%。這對高原適應(yīng)或輕度呼吸機能不全的人 均有好處,只要能保持動脈血中氧分壓自在60毫米汞柱以上,血氧飽和度仍有90%,不致造成供氧不足的嚴(yán)重后果。
曲線下段顯示出氧分壓在60毫米汞柱以下時,曲線逐漸變陡,意味著氧分壓下降,使血氧飽和度明顯下降。氧分壓為40-10毫米汞柱時,曲線更陡,此時;氧分壓稍有下降,血氧飽和度就大幅度下降,釋放出大量的氧保證組織換氣。這種特點對肌肉活動,保證供氧都很有利。
影響因素:CO2升高。PH值下降、體溫上升,都使血紅蛋白對氧的親和力下降,氧離曲線右移,釋放出更多的氧。反之氧離曲線左移。
13.氧利用率=(動脈血含量-靜脈血含量)/動脈血含量*100%。
14.CO2的運輸:A.物理運輸6%;B.化學(xué)結(jié)合形式:與Hb結(jié)合7%,與血液中的Na、k結(jié)合87%。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lǐng)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