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

下片頭三句寫漁父在潮生時出去打魚,在潮平時系纜,在潮落時歸家。生活規(guī)律和自然規(guī) 律相適應,并無分外之求,不像世俗中人那樣沽名釣譽、利令智昏。最后兩句承上片“釣臺”兩句,說嚴光還不免有求名之心,這從他披羊裘垂釣上可看出來。宋人 有一首詠嚴光的詩說:“一著羊裘便有心,虛名留得到如今。當時若著蓑衣去,煙水茫茫何處尋。”也是說嚴光雖拒絕光武征召,但還有求名心。陸游因此覺得, “無名”的“漁父”比嚴光還要清高。

這首詞上下片的章法相同,每片都是頭三句寫生活,后兩句寫心情,但深淺不同。上片結 尾說自己心情近似嚴光,下片結尾卻把嚴光也否定了。文人詞中寫漁父最早、最著名的是張志和的《漁父》,后人仿作的很多,陸游這首詞,論思想內(nèi)容,可以說在 張志和等諸人之上。顯而易見,這詞是諷刺當時那些被名利牽絆的俗人的。我們不可錯會他的寫作意圖,簡單地認為它是消極的、逃避現(xiàn)實的作品。

(二)鑒賞形象的目標

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就是為了進一步把握作品刻畫的藝術形象的內(nèi)容,理解其中蘊涵的思想情感,判斷作者的寫作意圖以及其中的價值和意義。

【例2】

漁翁

柳宗元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

此篇作于永州。作者所寫的著名散文《永州八記》,于寄情山水的同時,略寓政治失意的 孤憤。同樣的意味,在他的山水小詩中也是存在的。此詩首句的“西巖”即指《始得西山宴游記》的西山,而詩中那在山青水綠之處自遣自歌、獨往獨來的“漁 翁”,則含有幾分自況的意味。主人公獨來獨往,突現(xiàn)出一種孤芳自賞的情緒,“不見人”、“回看天際”等語,又流露出幾分孤寂情懷。而在藝術上,此詩尤為后 人注目。蘇東坡贊嘆說:“詩以奇趣為宗,反常合道為趣。熟味此詩有奇趣。”(《全唐詩話續(xù)編》卷上引惠洪《冷齋夜話》)“奇趣”二字,的確抓住了此詩主要 的藝術特色。

首句就題從“夜”寫起,“漁翁夜傍西巖宿”,還很平常;可第二句寫到拂曉時就奇了。 本來,早起打水生火,亦常事,但“汲清湘”而“燃楚竹”,造語新奇,為讀者所未聞。事實不過是汲湘江之水、以枯竹為薪而已。不說汲“水”燃“薪”,而用 “清湘”、“楚竹”借代,詩句的意蘊也就不一樣了。猶如“炊金饌玉”給人侈靡的感覺一樣,“汲清湘”而“燃楚竹”則有超凡絕俗的感覺,似乎象征著詩中人孤 高的品格??梢?,造語“反常”能表現(xiàn)一種特殊情趣,也就是所謂“合道”。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