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lǐng)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
[使君]漢代太守或刺史的稱呼。太守、刺史是相當(dāng)州郡一級的長官。
[踟躕(chí chú)]徘徊不前。
[姝(shū)]美好,這里指美麗的女子。
[謝]問。
[寧可共載不(fǒu)]愿意一起同車共乘嗎?是調(diào)戲采桑女的話。寧:愿意。不:同“否”。
[置辭]致詞,答話。
[一何]多么。一:助詞。何:何等,何其。
[騎(jì)]騎馬的隨從。
[上頭]前列。
[何用識]以什么來辨識。用:以。
[白馬從驪(lí)駒]騎著白馬后面跟著小黑馬的大官是我的丈夫。驪:純黑色的馬。
[鹿盧劍]劍柄有用玉雕成轆轤形裝飾的寶劍。
[直]同“值”。
[府小吏]太守府中的小官吏。
[朝大夫]朝廷中的大夫。大夫:官名。
[侍中郎]官名。這種官常在皇帝左右侍奉。
[專城居]一城之主,一城的最高長官。專:獨占。
[皙(xī)]白。這里指皮膚潔白。
[鬑鬑(lián lián)頗有須]鬑鬑:胡子稀疏的樣子。頗:略,略微。
[盈盈公府步]舒緩從容地在官府中走來走去。
[冉冉府中趨]舒緩從容地在府中走來走去。
[殊]優(yōu)秀出眾,與眾不同。
【導(dǎo)讀】
這詩是漢樂府中的名篇,屬《相和歌辭》,寫采桑女秦羅敷拒絕一“使君”即太守之類官員調(diào)戲的故事,歌頌她的美貌與堅貞的情操。最早著錄于《宋書•樂 志》,題名《艷歌羅敷行》,在《玉臺新詠》中,題為《日出東南隅行》。不過更早在晉人崔豹的《古今注》中,已經(jīng)提到這首詩,稱之為《陌上?!?。宋人郭茂倩 《樂府詩集》沿用了《古今注》的題名,以后便成為習(xí)慣。“陌上桑”,意即大路邊的桑林,這是故事發(fā)生的場所。因為女主人公是在路邊采桑,才引起一連串的戲 劇性情節(jié)。
《陌上?!饭适潞芎唵危Z言也相當(dāng)淺近,但有個關(guān)鍵的問題卻不容易解釋:詩中的秦羅敷到底是什么身份?按照詩歌開場的交代是一個采桑女,然而其衣著 打扮,卻是華貴無比;按照最后一段羅敷自述,她是一位太守夫人,但這位夫人怎會跑到路邊來采桑?蕭滌非先生《漢魏六朝樂府文學(xué)史》是這樣看的:“末段為羅 敷答詞當(dāng)作海市蜃樓觀,不可泥定看殺!以二十尚不足之羅敷,而自去其夫已四十,知必?zé)o是事也。作者之意,只在令羅敷說得高興,則使君自然聽得掃興,列不必 嚴(yán)詞拒絕。”以后有人作了進(jìn)一步的申發(fā),認(rèn)為羅敷是一位勞動婦女,詩中關(guān)于她的衣飾的描寫,純出于夸張;最后一段,則是羅敷的計謀,以此來嚇退對方。這已 經(jīng)成為通行的觀點。但這些其實都是一廂情愿的推測之辭,詩歌本身并沒有提供這樣的根據(jù)。以二十不足之女子嫁年已四十之丈夫,即在今日亦不足為奇,何以“必 無是事”?況且文學(xué)本是虛構(gòu)的產(chǎn)物,又何必“泥定看殺”其斷然不可?至于后一種引申之說,看來似乎天衣無縫,其實仍是矛盾重重:既然作者可以夸張地描寫羅 敷的衣飾,而不認(rèn)為這破壞了她的身分,為什么就不可以給她安排一個做官的丈夫?這是用不同的標(biāo)準(zhǔn)衡量同樣的情況,而曲成已說。其實《陌上?!凡⒉皇且黄?立的作品,以上的問題,要從產(chǎn)生這一作品的深遠(yuǎn)的文化背景來解釋。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lǐng)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