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lǐng)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一、教材解讀

(一)課文簡說

《月跡》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作者是當代著名作家賈平凹先生。本課中作者描寫了童年時代的一段美好往事,中秋之夜,為了尋找月亮,一群孩子從堂屋追到院子,從院子追到河灘,充滿童真、童趣。文章敘述思路清晰:鏡中看月——院中望月——杯中飲月——河中尋月——沙灘議月;尋月的過程描寫得也趣味盎然,尤其是那些洋溢著孩子們稚氣未脫的語言與朦朧幼稚的審美標準讀來回味無窮,加上神話傳說穿插其中,營造了一個亦真亦幻的美妙意境。展現(xiàn)了美麗的月色,贊揚了孩子美好的心靈,表達了孩子們追求美好事物的純真愿望。

同時,課文以“月跡”為題,既是因為文章描述了孩子們追尋中秋月蹤跡的趣事,也是因為月亮在作家心中留下了一抹溫暖的痕跡,寄托了作家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和對生活的熱愛。

(二)文章脈絡(luò)以及語句解析

1.對字詞的理解

面面相覷qù: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驚訝而互相望著,都不說話。覷,看,瞧。

裊裊niǎo niǎo:形容煙氣繚繞上升。

嫉妒jí dù:因別人比自己好而憎恨。

偎wēi:親熱地靠著;緊挨著。

锨xiān

噢ō

掬jū

2.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

問題:

①課文開頭寫“我們這些孩子,什么都覺著新鮮,常常又什么都不覺滿足”,而結(jié)尾卻說“大家都覺得滿足”,這是為什么?

②孩童們尋月過程中見到了哪些景象?

③尋月過程中又體現(xiàn)了孩童們怎樣的心理變化軌跡?

④如何理解“我們有了月亮,那無邊無際的天空也是我們的了,那月亮不是我們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嗎”一句含義?

⑤文中 “奶奶”是怎樣的一個形象?這個形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點撥:

①不滿足——在孩子的眼里,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那么新鮮好玩,發(fā)生的任何現(xiàn)象都充滿了好奇,心里有無數(shù)個為什么,總想打破砂鍋問到底,所以,對孩子來說,他們總是“不覺滿足”的。后來在尋月過程中尋找到了“月亮”,尋找到了“美”,終于覺得“滿足”了。

②尋月所見:中堂里,鏡中望月,月兒由圓而虧,終無蹤跡。——院中望月,月光“玉玉”,“銀銀”,月亮既大且圓,里面清清晰晰有什么東西,原來是桂樹,并知道還有嫦娥。又進一步在院內(nèi)尋找,發(fā)現(xiàn)一切光潔之處,俱有月亮在其中。——興之所至,院外河中尋月,發(fā)現(xiàn)“哪一處的水里都有月亮”。又突然在各人瞳中見月,原來“月亮竟是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③尋月心理變化:鏡中月亮由圓而虧,而消失,大家都很“失望”。——聽說月中有樹有嫦娥,三妹和月中嫦娥一樣漂亮,三妹便覺得月亮僅屬于她,大家由“羨慕”而生“嫉妒”,不由得“爭執(zhí)了起來”。——聽奶奶說“月亮是每個人的,它并沒有走”,大家“越發(fā)覺得奇了”。——河中尋月,瞳中見月,“原來月亮竟是這么多的”,一番議論之后,大家“都覺得滿足”。

④含義:一輪圓月襯著無邊無際的天空,像一枚小小的印章,蓋在書本上,既然月亮屬于我們每一個人的,那無垠的夜空也便是屬于我們的。

⑤奶奶這一形象是作家有意塑造并寄托著自己理想的一個形象。奶奶了解童心,自身對生活也充滿了熱情,甚至自身也童心未泯;奶奶又是一個高明的教育家,注重引導(dǎo)孩子關(guān)注外界,探索自然,注重調(diào)解孩子之間的矛盾糾紛,并把孩子心靈不斷帶進新的高尚境地。沒有奶奶這一形象,就沒有孩童的尋月議月,就沒有孩童心靈的升華。

3.對語句的理解

請同學(xué)們深入研討課文,提出自己想知道或不太明白的問題,大家一起討論回答。

學(xué)生質(zhì)疑預(yù)測(其他問題教師機動處理):

預(yù)設(shè)問題一:

文中所寫的月亮是孩童們眼里的月亮,你能舉例說明嗎?

預(yù)設(shè)問題二:

文中語言有著怎樣的藝術(shù)魅力?

預(yù)設(shè)問題三:

這篇文章與傳統(tǒng)的吟詠月亮的詩文在思想感情上有什么顯著的不同?

師生一同研討,盡量統(tǒng)一意見和看法。

參考答案如下:

問題一:可從兩個方面來答。一是以孩童樸素的視覺感知來寫月亮。如鏡中看月,寫月亮是“長了腿的”,“先是一個白道兒,再是半圓,漸漸地爬得高了,穿衣鏡上的圓便滿盈了”;院中望月,寫月亮是“玉玉的,銀銀的,燈光也沒有這般兒亮的”,“月亮正在頭頂,明顯大多了,也圓多了,清清晰晰看見里面有了什么東西”,等等,這里寫的全是樸素的視覺形象,是關(guān)于月亮形狀和色彩的最基本的感覺,擬人化的感覺顯然更符合孩童的感覺特點。二是以孩童的生理感覺來寫月亮。當聽說月中也有自家院中有的桂樹時,倏忽間,哪兒好像有了一種信息,就在我們身后裊裊,到了頭發(fā)梢兒上,添了一種淡淡的癢癢的感覺,似乎感受到了桂樹的馥郁花香,人間和月亮融為一體。顯然,文中的月亮不是成人眼中的月亮,不是思婦征夫眼中的月亮,更不是文人墨客眼中的月亮。

問題二:賈平凹的語言有意向空靈的意韻發(fā)展,作品格調(diào)清新雋永,明麗自然。本文寫孩童尋月,寫孩童眼里的月亮,一切就著孩童的言行、感受和心理來寫,多用比喻,想象奇特,充滿童心、童真、童趣,孩童的形象在作家的筆下呼之欲出,栩栩如生。

問題三:首先在于不是離人賞月,而是中秋之夜弟兄姐妹團聚,且在祖輩指引下共賞月;第二,作品的基調(diào)是溫馨、融洽、熱烈、向上,而不是傷感、悲涼;第三,作品有意識地把賞月與孩童們的成長結(jié)合起來,隨著尋月的進程,孩童們的認知在發(fā)展,心靈在升華。這一切,都使得文章有全新之感,不落窠臼。

二、教學(xué)建議

1.課外閱讀

賈平凹寫了多篇詠月的文章,各有特色,不妨請同學(xué)們從網(wǎng)上搜尋、進行對比閱讀,并進行賞析,下面是賈平凹的一篇《對月》,無論是語言風格還是情感表達上與本文都有異曲同工之妙,教師可參照進行相關(guān)教學(xué)設(shè)計。

《對月》賈平凹

月,也愈黑,你愈亮,煙火熏不臟你,灰塵也不能污染你,你是浩浩天地間的一面高懸的鏡子嗎?

你夜夜出來,夜夜卻不盡相同;過幾天圓了,多幾天虧了;圓的那么豐滿,虧的又如此缺陷!我明白了,月,大千世界,有了得意有了悲哀,你就全然會照了出來的。你照了出來了,悲哀的盼著你豐滿,雙眼欲穿;你豐滿了,卻使得意的大為遺憾,因為你立即又要缺陷去了。你就是如此千年萬年,陪伴了多少人啊,不管是帝王,不管是布衣,還是學(xué)士,還是村孺,得意者得意,悲哀者悲哀;先得意后悲哀,悲哀了而又得意……于是,便在這無窮無盡的變化中統(tǒng)統(tǒng)消失了,而你卻依然如此,得到了永恒!

你對于人就是那砍不斷的桂樹,人對于你就是那不能歇息的吳剛?而吳剛是仙,可以長久,而人卻要以短暫的生命付之于這種工作嗎?!

這是一個多么奇妙的謎語!從古至今,多少人萬般思想,卻如何不得其解,或是執(zhí)迷,將便為戰(zhàn)而死,相便為諫而亡,悲、歡、離、合,歸結(jié)為天命;或是自以為覺悟,求仙問道,放縱山水,遁入空門;或是勃然而起,將你罵殺起來,說是徒為亮月,虛有朗光,只是得意時錦上添花,悲哀時火上加油,是一個面慈心狠的陰婆,是一泊平平靜靜而溺死人命的淵潭。

月,我知道這是冤枉了你,是曲解了你。你出現(xiàn)在世界,明明白白,光光亮亮。你的存在,你的本身就是說明著這個世界,就是在向世人作著啟示:萬事萬物,就是你的形狀,一個圓,一個圓的完成啊!

試想,繞太陽而運行的地球是圓的,運行的軌道也是圓的,在小孩手中玩弄的彈球是圓的,彈動起來也是圓的旋轉(zhuǎn)。圓就是運動,所以車輪能跑,浪渦能旋。人何嘗不是這樣呢?人再小,要長老;人老了,卻有和小孩一般的特性。老和少是圓的接榫。冬過去了是春,春種秋收后又是冬。老虎可以吃雞,雞可以吃蟲,蟲可以蝕杠子,杠子又可以打老虎。就是這么不斷的否定之否定,周而復(fù)始,一次不盡然一次,一次又一次地歸復(fù)著一個新的圓。

所以,我再不被失敗所惑了,再不被成功所狂了,再不為老死而悲了,再不為生兒而喜了。我能知道我前生是何物所托嗎?能知道我死后變成何物嗎?活著就是一切,活著就是樂,活著也有苦,苦里卻也有樂;猶如一片樹葉,我該生的時候,我生機勃勃地來,長我的綠,現(xiàn)我的形,到該落的時候了,我痛痛快快地去,讓別的葉子又從我的落疤里新長。我不求生命的長壽,我卻要深深祝福我美麗的工作,踏踏實實地走完我的半圓,而為完成這個天地萬物運動規(guī)律的大圓盡我的力量。

月,對著你,我還能說些什么呢?你真是一面浩浩天地間高懸的明鏡,讓我看見了這個世界,看見了我自己,但愿你在天地間長久,但愿我的事業(yè)永存。

可作為教學(xué)的思考題:

①文章有三個自然段以“月”開頭,如果據(jù)此把文章分為三個部分的話,你覺得三個部分寫的各是什么內(nèi)容?三個部分之間有著什么樣的關(guān)系?

②文中說:“萬事萬物,就是你的形狀,一個圓,一個圓的完成啊!”作者由此形成了對人生怎樣的看法?這個看法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為什么?

③文章以“你”稱代月亮,仿佛面對月亮傾訴,你覺得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④與《月跡》相比,你更喜歡哪一篇文章?為什么?

學(xué)生交流、研討,教師點撥、明確。

生:(齊背)

2.板書設(shè)計

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xreduv了解最新考試資訊,加QQ群561285085定期發(fā)免費輔導(dǎo)資料。語文學(xué)科知識與教學(xué)能力備考需要一定的語文功底,對于已經(jīng)丟掉書本多年的考生,我們推薦語文教師資格證網(wǎng)校高清課程(點擊購買,隨報隨學(xué),不限時間次數(shù)。免費試聽),關(guān)于教師資格證考試相關(guān)最新資訊資訊或備考點擊進入備考專題。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lǐng)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