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lǐng)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在中國古典詩歌鑒賞當中,有很多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而虛實結(jié)合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種。

虛與實是相對的,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有根據(jù)為實,假托它物為虛;客觀為實,主觀為虛;具體為實,隱者為虛;有行為實,徒言為虛;當前為實,未來是虛;已知為實,未知為虛等等。

首先,為大家介紹一下詩歌中的“虛”。在中國畫的傳統(tǒng)技法中,虛,是指圖畫中筆畫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它給人以無限想象的空間,讓人回味無窮。詩畫同理,所以詩歌就借鑒了中國畫的這種方法。中國古典詩歌中的“虛”,是指直覺中看不見摸不著,卻又能從字里行間體味出那種虛象和空靈的境界。具體說來,詩歌中的“虛”包括以下三類:

(1)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詩人往往借助這類虛無的境界來反襯現(xiàn)實。這就叫以虛象顯實境。例如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仙境就是一個虛象。詩中說:“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等,李白描繪了一幅美好的圖景,用圖景的美好反襯出現(xiàn)實的黑暗。

(2)已逝之境。這類虛景是作者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或歷史上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景象,但是現(xiàn)時卻不在眼前。例如亡國之君李煜的《虞美人》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句中“故國”的“雕欄玉砌”存在,但此時已經(jīng)不在眼前,也是虛象。作者將“雕欄玉砌”與“朱顏”對照著寫,頗有故國凄涼,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云:“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再現(xiàn)了火燒赤壁這一歷史事實。顯然不是發(fā)生在眼前,故也是虛景。

(3)設(shè)想未來之境。這類虛境是還沒有發(fā)生的,它表現(xiàn)的情將一直延伸到未來而不斷絕。故寫愁,將倍增其愁;寫樂將倍增其樂。例如柳永的《雨霖鈴》中云:“今霄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是設(shè)想的別后的景物:一舟離岸,詞人酒醒夢回,只見習習曉風吹拂蕭蕭疏柳,一彎殘月高掛柳梢。在《西廂記·長亭送別》中崔鶯鶯送別張生唱詞很多是設(shè)想的未來之境。

了解了詩歌中的“虛”,我們再看看詩歌中的“實”。在中國畫中,實是指圖畫中筆畫細致豐富的地方。而在詩歌中,“實”是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象、實事、實境。例如《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黑暗現(xiàn)實;《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時了”;《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上闕的“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寫赤壁險峻的形勢;《雨霖鈴》中上闕所寫的兩人分別的情形,如“寒蟬凄切,對長亭晚”“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等。

“虛實相生”這種手法,是指虛與實二者之間互相聯(lián)系,互相滲透,互相轉(zhuǎn)化,以達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境界,從而能夠大大豐富詩中的意象,開拓詩中的意境,為讀者提供廣闊的審美空間,充實人們的審美趣味。

虛景和實景的關(guān)系,有時是相反相成形成強烈的對比,從而突出中心的。例如姜夔《揚州慢》中的虛景是指“春風十里”,寫往日揚州城十里長街的繁榮景象;實景是“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形。由這一虛一實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備考需要一定的語文功底,對于已經(jīng)丟掉書本多年的考生,我們推薦語文教師資格證網(wǎng)校高清課程(點擊購買,隨報隨學,不限時間次數(shù)。免費試聽),關(guān)于教師資格證考試相關(guān)最新資訊資訊或備考點擊進入備考專題。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lǐng)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