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教師勞動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教師勞動的復雜性和創(chuàng)造性

教師勞動之所以復雜,主要是由三個方面引起的:

第一,教育目的的多樣性。教師勞動的目的就是要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這種教育目的的全面性導致了教師勞動的復雜性;

第二,教育任務的多樣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還得教會學生一定的思想品德,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這種教育任務的多樣性也導致了教師勞動的復雜性;

第三,教育對象的差異性。教師面對的是不同的學習對象,每個學生都存在自身的優(yōu)點和缺點,這就使得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這種教育對象的個別差異性也導致了教師勞動的復雜性。有的同學懶惰、有的同學勤奮。有的同學應該多多鼓勵增強自信心,有的同學是需要提醒不要驕傲自滿。

教師勞動之所以有創(chuàng)造性,同樣也由三個方面所導致。

第一,時代在進步,學生在發(fā)展,教師必須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和教學環(huán)境,不斷改進和更新教學方法,比如我們用微課、用慕課,甚至用釘釘這樣的軟件來授課;

第二,由于學生內部存在差異性,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靈活的進行因材施教,能夠選用適合教學內容、適合學生的教學手段,能夠根據學生的特點,選擇適合學生的教育內容、教學方法,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得到一個全面的發(fā)展;比如這個學生是個是個成就動機特別輕的人,那么你就給他高難度的學習任務,這個同學是一個害怕失敗,自尊心強的人,那么你就給他布置容易完成的學習任務;

第三,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經常會遇到各種突發(fā)事件,這就要求老師具有較強的“教育機智”來恰當應對。比如課上會有學生和老師對抗,站起來問“學這些有什么用”。那么這就是一種教學事故,就看老師如何的去應對。

(二)教師勞動的連續(xù)性和廣泛性

教師勞動的連續(xù)性是指教師的勞動從時間維度而言是一個連續(xù)的過程,比如:教師不僅要利用上班時間進行教育教學促進學生發(fā)展,還需要利用下班時間去備課、批改作業(yè)或進行家訪等現象。

教師勞動的廣延性是指從空間維度而言,教師勞動不僅只局限于課堂、校園,為了實現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目標,教師還需要到家庭、社會中去尋求支持,從而形成教育的合力。比如:不僅教室、學校等場所是教師的工作場所,而且也要指導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帶領學生進行參觀等場所進行教育工作的開展。

(三)教師勞動的長期性和間接性

教師勞動之所以具有長期性是由于教育活動具有遲效性(滯后性)。教師不僅要促進學生知識的掌握,還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教師勞動的成效并不是一時就可以檢驗出來的,而是需要教師付出長期的大量的勞動才能看到結果、得到驗證。所以,我們常說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就是教師勞動長期性的體現,而某個人將自己的成功歸功于自己的啟蒙老師,也體現了教師勞動的該特點。

教師勞動的間接性是指教師并不直接創(chuàng)造社會財富,而是通過學生的成就來體現自己的勞動價值。這個老師可能沒有直接為國家創(chuàng)造gdp,但是他門生三千,桃李滿天下,有做慈善的,有做官造福一方的,有商人促進國家經濟發(fā)展。作用于學生,間接創(chuàng)造社會財富。

(四)教師勞動的主體性和示范性

1、教師勞動的主體性

教師勞動的主體性可以理解為教師的“光環(huán)效應”。只要說你是老師,別人就會不由自主認為你學識淵博、品德優(yōu)良、并且向你學習。

2、教師勞動的示范性

示范性是指教師的言行舉止,如人品、才能、治學態(tài)度等都會成為學生學習的對象。教師勞動的示范性特點是有學生的可塑性、向師性心理特征決定的。同時,教師勞動的主體性也要求教師的勞動具有示范性特點。德國遠近有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師本人是學校里最重要的師表,是最直觀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學生最活生生的榜樣。”因此,教師必須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五)教師勞動方式的個體性和勞動成果的群體性

教師勞動的勞動方式具有個體性,是因為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主要是通過一個個教師的個體勞動來完成的,比如語文課就由語文老師來講,數學課由數學老師來講。

教師勞動的勞動成果具有群體性,是因為教師的勞動成果是集體勞動和多方面影響的結果。一個學生的成長成才,絕不是一個老師對他施加的教育影響,而是多個老師的共同努力。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