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一、單項選擇題
1.C  【解析】教師愛學生的基本條件是平等。在學生心目中,民主平等是“好教師”最重要的特征。
專家點撥良好的師生關系的特征包括:民主平等(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基本要求,教育活動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條件)、尊師愛生(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感情基礎)、教學相長(教師和學生是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心理相容(教師與學生之間在心理上協(xié)調一致,并相互接納)。
2.C  【解析】需要是指當有機體內部處于缺乏或不平衡狀態(tài)時力求得到滿足的心理傾向。教師的積極評價對學生需要的改變不是很大,而對學生自我認知的傾向性、自主行為的調控力以及認知動機、風格和技能卻有巨大的影響,能夠使學生的實際發(fā)展狀況比預見的更好。
3.A  【解析】教育行政部門轉變管理職能的關鍵,是教育研究、教育決策和教育實踐三者相結合。
4.D  【解析】根據(jù)法律的規(guī)定,我國義務教育學校的內部管理體制為校長負責制。也就是說,校長全權代表學校并被賦予決策權、指揮權、人事權和財務權。校長負責處理學校的日常教學科研活動,完善學校的管理,同時健全學校領導機構機制。
5.B【解析】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有很大不同,應試教育片面強調教育的選拔功能,只重視考試的課本內容和各種升學資料的死記硬背;而素質教育則把面向全體學生放在首位,強化普及意識??荚嚭退刭|并不是對立的,通過制定合適的教學計劃,能夠將考試和素質更好地整合起來。
專家點撥本題主要是對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區(qū)別的考查。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是素質教育區(qū)別于應試教育的根本所在,重視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區(qū)別現(xiàn)代教育與傳統(tǒng)教育的根本之所在。
6.A  【解析】《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規(guī)定,到2020年,基本實現(xiàn)教育現(xiàn)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進人人力資源強國。
7.C  【解析】義務教育法是指規(guī)范義務教育過程中各方權利義務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我國這方面的立法主要是1986年7月1日起執(zhí)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06年6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新義務教育法,于2006年9月1日開始實施。
8.D  【解析】教師的勞動不是一種短期見效的行為,而是一種具有長期性特點的特殊勞動過程。
專家點撥教師的勞動特點包括復雜性、創(chuàng)造性、示范性、長期性、群體和個體的統(tǒng)一性。該考點在考試中出現(xiàn)的頻率較高,但難度不大,一般以單項選擇題的形式進行考查。
9.A  【解析】本體性知識是指可以直接傳授給學生的學科知識以及與學科知識有密切關系的其他文化知識。“學高為師”“良師必須是學者”,正是強調了此類知識。
10.D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72條規(guī)定:“結伙斗毆,尋釁滋事,擾亂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教育教學秩序或者破壞校舍、場地及其他財產的,由公安機關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侵占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校舍、場地及其他財產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故選D。
11.C  【解析】《資治通鑒》是編年體,不是紀傳體。
12.D  【解析】詩句是杜甫對諸葛亮的描寫。
專家點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一句出自杜甫的詩作《蜀相》,詩名直接說明了其所描寫的人物:蜀國的丞相——諸葛亮。這首詩是杜甫游覽武侯祠時創(chuàng)作的一首詠史懷古詩。此詩借游覽古跡,表達了詩人對蜀漢丞相諸葛亮雄才大略、輔佐兩朝、忠心報國的稱頌以及對他出師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13.A  【解析】壯族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中人數(shù)最多的民族。
14.A  【解析】提出“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治史思想的史學家是司馬遷。
15.C  【解析】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的原始人,距今70萬~20萬年前。
16.B  【解析】正是由于《茶館》和《等待戈多》的社會批判精神,才使得它們的上演與觀眾產生了共鳴,引起了轟動。
17.C  【解析】五代依次序是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代的主要位置在中原,君主大多為外族。除后唐定都于洛陽外,其余四代都定都于開封(汴京)。
18.A  【解析】B項但丁是意大利人,C項海明威是美國作家,D項雨果是法國作家,故排除B、C、D三項。而A項泰戈爾是印度詩人、小說家、劇作家,是亞洲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專家點撥1913年,泰戈爾以《吉檀迦利》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他的詩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學的見解,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飛鳥集》《眼中沙》《四個人》《家庭與世界》《園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詩篇》《戈拉》《文明的危機》等。
19.B  【解析】渥巴錫,清代衛(wèi)拉特蒙古土爾扈特部首領,因不堪忍受沙俄的統(tǒng)治,率部東歸,于1771年回到祖國懷抱。
20.D  【解析】1895年《馬關條約》規(guī)定,開放杭州為商埠,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21.C  【解析】二氧化碳含量過高,就會使地球仿佛焐在一口鍋里,使溫度逐漸升高,形成“溫室效應”。
22.B  【鼴析】基因的重組與突變導致變異和物種演化。
23.B  【解析】《藍色多瑙河》是奧地利作曲家約翰•施特勞斯最負盛名的圓舞曲作品,被譽為“奧地利第二國歌”。
24.B  【解析】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空中花園、漢謨拉比法典石柱屬于古代巴比倫文明,長城則是中國文明的象征。
專家點撥四大文明古國分別是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古中國,這是人類文明最早誕生的地區(qū),考生應重點掌握其地理位置及其文明成就。
25.A  【解析】休漁是為了讓海洋中的魚類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長時間,每年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禁止任何人在規(guī)定的海域內捕魚,對魚類的生長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各海區(qū)、水域,每年都不是固定的。休漁期就是禁漁期,它根據(jù)水生資源的生長、繁殖季節(jié)等習性,避開其繁殖、幼苗生長時間,以保護資源。
26.B  【解析】求異思維,要求“對公認為是完美無缺的定論持懷疑和批評態(tài)度,富于挑戰(zhàn)性地對待傳統(tǒng)和習慣的思維模式”。
27.D  【解析】題干是給筆跡檢驗下的定義,對句子進行提煉,可得到答案為D項。
28.B  【解析】防火墻是一種用來加強網(wǎng)絡之間訪問控制,防止外部網(wǎng)絡用戶以非法手段通過外部網(wǎng)絡進人內部網(wǎng)絡、訪問內部網(wǎng)絡資源,保護內部網(wǎng)絡操作環(huán)境的特殊網(wǎng)絡互聯(lián)設備。
29.D  【解析】題干給出的信息,只有“穿著工商行政管理制服的人從集貿市場走出來”,根據(jù)這一信息,不能準確判斷這個人是來集貿市場做什么的。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