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一、單項選擇題
1.激發(fā)和維持個體的學習行為,并使行為指向一定學習目標的內(nèi)部心理過程或內(nèi)部動力叫作( )。
A.學習動機
B.學習期待
C.學習需要
D.誘因
2.小方的媽媽答應他如果這次期末考試能夠達到學習目標,就可以得到他心儀已久的一雙鞋子。媽媽提供的獎勵屬于( )。
A.學習動機
B.學習期待
C.學習需要
D.誘因
3.在接受了幾次感恩教育活動后,初中三年級(5)班的同學都明白了自己肩負著父母的期望,明白了要對自己的未來負責。他們一改往日懶散的學習狀態(tài),每天都積極主動地學習。同學們的學習動機屬于( )。
A.近景的直接性動機
B.遠景的間接性動機
C.認知內(nèi)驅(qū)力
D.附屬內(nèi)驅(qū)力
4.(2013年真題)最近,王華為了通過下個月的出國考試而刻苦學習外語,這種學習動機是( )。
A.外在,遠景動機
B.內(nèi)在,遠景動機
C.外在,近景動機
D.內(nèi)在,近景動機
5.根據(jù)奧蘇貝爾的觀點,在兒童早期,他們學習的成就動機中( )最為突出。
A.認知內(nèi)驅(qū)力
B.自我提高內(nèi)驅(qū)力
C.附屬內(nèi)驅(qū)力
D.認知內(nèi)驅(qū)力和自我提高內(nèi)驅(qū)力
6.個體在學習活動中感到有某種欠缺而力求獲得滿足的心理狀態(tài)叫作( )。
A.學習動機
B.學習期待
C.學習需要
D.誘因
7.提出動機的強化理論的心理學家屬于學習理論流派中的( )。
A.行為主義
B.構造主義
C.認知主義
D.建構主義
8.“學生之所以學習,是因為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得到獎賞、贊揚和優(yōu)異的成績等報償”,持這種觀點的學習動機理論是( )。
A.成就動機理論
B.歸因理論
C.強化理論
D.自我效能感理論
9.人本主義心理學將動機視為人性成長發(fā)展的原動力,其代表心理學家( )就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層次理論,從人類內(nèi)在需要的角度解釋動機。
A.羅杰斯
B.馬斯洛
C.華生
D.羅洛•梅
10.馬斯洛將人的基本需要歸結為缺失需要與成長需要兩大類。下列不屬于缺失需要的是( )。
A.安全需要
B.歸屬需要
C.尊重需要
D.求知需要
11.在學校環(huán)境中,師生和同伴之間良好的交往關系能滿足學生的( )。
A.生理需要
B.歸屬需要
C.求知需要
D.審美需要
12.一個徒步登山者費盡千辛萬苦,每一步都走在生死邊緣,過程艱苦的有時候會讓他想要放棄。然而當他登上山峰的那一刻,他感受到了一種“發(fā)自心靈深處的戰(zhàn)栗、欣喜、滿足、超然的情緒體驗”。馬斯洛將這種感受稱為“高峰體驗”,這時人的( )得到滿足。
A.安全需要
B.歸屬需要
C.尊重需要
D.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
13.成就動機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馬斯洛
B.韋納
C.阿特金森
D.班杜拉
14.根據(jù)成就動機理論的觀點,下列不屬于決定成就動機強度的因素是( )。
A.需要
B.期望
C.誘因
D.運氣
15.根據(jù)成就動機理論,學生最有可能選擇的是成功概率約為( )的任務。
A.25%
B.30%
C.90%
D.50%
16.人們對自己或他人活動及其結果的原因做出的解釋和評價叫作( )。
A.動機
B.歸因
C.誘因
D.需要
17.韋納的成敗歸因理論中屬于外部且穩(wěn)定的歸因是( )。
A.能力
B.運氣
C.工作難度
D.努力程度
18.(2011年真題)某同學想考班級第一名以顯示自己的實力,其實他對學習的內(nèi)容不感興趣,這反映了成就目標理論中的( )。
A.表現(xiàn)目標
B.避免失敗的傾向
C.掌握目標
D.追求成功的傾向
19.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最早是由心理學家( )提出的。
A.班杜拉
B.奧蘇貝爾
C.馬斯洛
D.羅杰斯
20.(2011年真題)王雷認為只要上課聽講,課后做好作業(yè)就能取得好成績,他屬于班杜拉學習期待中的( )。
A.效果期待
B.過程期待
C.行為期待
D.結果期待
21.小明在多次考試中發(fā)揮失常,逐漸喪失了信心。在某次考試中,他發(fā)現(xiàn)一向成績不如自己的同學小方取得了全班前十名的好成績,他對自己能成功的信心頓時增強了很多。這表明( )能夠影響自我效能感。
A.言語暗示
B.替代經(jīng)驗
C.情緒喚醒
D.個人自身行為的成敗經(jīng)驗
22.(2012年真題)耶克斯和多德森在研究動機強度和學習效率之間的關系時發(fā)現(xiàn)( )。
A.動機越低,學習效率越高
B.動機越高,學習效率越高
C.任務難度不同,其最佳動機強度不同
D.任務難度不同,其最佳動機強度相同
23.一個學生在考試時要求獲得好成績的愿望過分強烈,以至十分緊張而產(chǎn)生了“怯場”現(xiàn)象,竟答不出自己十分熟悉的問題,這種現(xiàn)象是由于( )。
A.線索不足導致了遺忘
B.動機強度過低造成的
C.動機強度過高造成的
D.狹隘的動機造成的
24.問題情境就是( )。
A.有問題擺在學生面前
B.有讓學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單純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習慣的方法去解決的問題
C.學生能否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
D.學生能否自己提出問題
25.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形成( )。
A.能力歸因
B.努力歸因
C.運氣歸因
D.任務難度歸因
26.兩名在測驗中都取得了高分的學生,一名自信心增強,一名則覺得自己運氣不錯,這是因為他們( )。
A.成就動機水平不同
B.學習目標不同
C.歸因方式不同
D.家長的期望不同
27.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最好令其( )。
A.獲得成功體驗
B.觀察榜樣
C.認識自己
D.進行歸因訓練
28.學生中流傳“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是有一定道理的,可以說明這一現(xiàn)象的理論是( )。
A.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B.歸因理論
C.動機需要論
D.動機強化說
29.(2014年真題)心理學研究表明,動機強度與問題解決效果的關系可以繪成( )。
A.波浪線
B.斜線
C.U形曲線
D.倒U形曲線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