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
1.胡適曾說過:“如果我們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樹,洋務運動只不過剪斷了一些枝葉,辛亥革命則相當于將這棵大樹砍斷了。但是樹斷了,樹墩還在,一般的樹只要樹墩還在,還是可以萌發(fā)”。這里所謂的“樹墩”是指()。
A.傳統(tǒng)文化 B.君主專制制度 C.傳統(tǒng)的小農經濟 D.反動政府的統(tǒng)治
【答案】A。
2.“(尊重孔教)思想布滿國中,所以我們要誠心鞏固共和國體,非得將這班反共和的倫理、文學等舊思想完全洗刷干干凈凈不可。否則不但共和不能進行,就是這塊共和招牌也是掛不住的。”為達到“鞏固共和”的目的,他們掀起了()。
A.維新變法運動 B.君主立憲 C.新文化運動 D.五四運動
【答案】C。
3.有誓詞稱:“國民痛苦,水深火熱;土匪軍閥,為虎作倀;帝國主義,以梟以張。本軍興師,救國救民;總理遺命,炳若晨星。”誓詞涉及的歷史事件是()。
A.北伐戰(zhàn)爭 B.辛亥革命 C.抗日戰(zhàn)爭 D.解放戰(zhàn)爭
【答案】B。
4.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著名愛國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見周恩來,促其回南京繼續(xù)和談。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車見報載“國軍已攻下張家口”,不禁驚嘆地對記者說:“一覺醒來,和平已經死了!”“和平死了”是因為()。
A.國民黨發(fā)動內戰(zhàn),撕毀政協(xié)協(xié)議 B.國人和平建國的要求脫離實際
C.中共抵制國民黨的和談請求 D.國民黨拒絕在和平協(xié)議上簽字
【答案】A。
5.口號既是文化現(xiàn)象也是文化符號,口號也從來沒有離開過政治,它其實是穿著文化的外衣來表現(xiàn)政治的內涵。下列口號對應的歷史時期,正確的是()。
A.“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國民大革命時期
B.“打倒列強,除軍閥”——抗日戰(zhàn)爭時期
C.“停止內戰(zhàn),一致對外”——解放戰(zhàn)爭時期
D.“以階級斗爭為綱”——文化大革命時期
【答案】D。
6.央視3套熱播的《歌聲飄過30年——百首金曲系列演唱會》,下列歌曲不可能入選其中的是()。
A.《在希望的田野上》 B.《春天的故事》
C.《走進新時代》 D.《我是公社小社員》
【答案】D。
7.上海市檔案館收藏了一套上海普通市民的家庭賬本,從1957年11月到2002年從未間斷,成為上海市民生活變化的印證。賬本記載,1980年夫婦倆全年的總收入是2685.04元,而到了2002年,雖然兩人都已退休,全年總收入仍然達到47658.3元,比22年前提高了17.75倍。這一賬本是上海()。
A.社會生活變遷的見證 B.政治劇變的見證
C.率先跨入小康生活的見證 D.逐步走向市場經濟的見證
【答案】A。
8.右圖EF段的城市化進程明顯加速的原因是()。
A.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初步實現(xiàn)
B.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
C.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步入正規(guī)
D.改革開放政策的強力推動
【答案】D。
9.上海20世紀70年代的“四大件”是手表、收音機、自行車和縫紉機,當時都要憑票供應,為了分到一張票,幾百人甚至幾千人才能輪到一個。這反映了上海當時實際情況()。
A.實行計劃經濟體制 B.改革開放后經濟發(fā)展迅速
C.工業(yè)化已初具規(guī)模 D.反映了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
【答案】A。
10.薄伽丘的《十日談》講了一百個故事,主要訴說了天下有情人的種種悲歡離合的遭遇,其思想價值在于()。
A.宣揚主權在民理想 B.高舉民主、科學的旗幟
C.弘揚人文主義思想 D.倡導宗教改革
【答案】C。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