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重點文言虛詞(三)】
1.因
(1)用作介詞。介紹動作、行為發(fā)生的原因、依據(jù)、方式,可分別譯為“因為”“由于”“趁著”“憑借”“經(jīng)過”“通過”。如: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2)用作連詞。表示順接上文,可譯為“于是”“便”。如:因拔刀斫前奏案……
2.于
“于”是介詞,總是跟名詞、代詞或短語結合,構成介賓短語去修飾動詞、形容詞,表示多種組合關系。
(1)引進動作的時間、處所、范圍、對象、方面、原因等,視情況可譯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從”“跟”“同”“對”“對于”“給”“由于”等。如:得復見將軍于(在)此。
(2)放在形容詞之后,表示比較,一般可譯為“比”,有時可譯為“勝過”。如: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有時則只是表示對象的性質(zhì)和狀態(tài),可不譯。如:非常之謀難于猝發(fā)……
(3)放在動詞之后,引進行為的主動者,可譯為“被”,有時動詞前還有“見”“受”等字和它相應。如:或脫身以逃,不能容于遠近……
(4)復音虛詞“于是”,用法與現(xiàn)代漢語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①放在句子開頭,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關系,與現(xiàn)在的承接連詞或因果連詞相同?,F(xiàn)代漢語也這樣用。如: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缻。
②放在謂語之前或謂語之后,“于是”屬介賓短語作狀語或補語??筛鶕?jù)“于”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于“在這”“從這”等。如: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這職業(yè)上)
3.與
(1)介詞,引進動作行為涉及的對象,相當于“跟”“和”。如:秦伯說,與鄭人盟。
(2)連詞,表并列,相當于“和”。如:夫六國與秦皆諸侯。
(3)語氣助詞,通“歟”。如:無乃爾是過與?
(4)固定結構“孰與”“與……孰”,相當于“跟……相比,哪一個…”。如:吾與徐公孰美?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