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5.人本心理學的主張

答: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基本主張可以概括為五個方面:(1)心理學的研究應以正常人的心理為主要對象,著重探討人類不同于動物的一些復雜心理,如動 機、情感、價值等。(2)對人性持樂觀態(tài)度,相信人性善,且具有無限潛能,強調人人都有追求自我實現的基本動機。(3)尊重個人心理與行為的完整性。 (4)理論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之間不是截然分開的,二是彼此連續(xù)的,甚至有部分是重疊的。(5)尊重個體心理的差異性與獨特性。

6.簡述奧蘇伯爾的有意義學習理論。

答:奧蘇伯爾的有意義學習理論強調“有選擇的聯結”,基本觀點如下:

(1)有意義學習就是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生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知識建立非人為(非任意性)實質性的(非字面的)聯系的過程。簡言之,就是符號 或符號組合獲得心理意義的過程。有意義接受學習就是在各門學科的學習中,將已定論形式表示的有意義材料與學生也已形成的有關認知結構有機地聯系起來,加以 融會貫通的學習。(2)提出先行組織者的概念,在學習主要內容之前,要給學生提供有意準備好的。略微概括的、抽象的內容,這可以促進學生對后面材料的學 習。(3)根據學習的繁簡程度,講學習分為5類(符號表征學習、概念學習、命題學習、概念和命題的運用、解決問題與創(chuàng)造)。(4)概念與命題的同化模式: 下位學習(類屬學習)、上位學習(總括學習)、并列結合學習。

第四章 廣義知識的學習

解釋術語:

1.陳述性知識:關于事物及其關系的知識,或者說是關于“是什么”的知識,它包括事實、規(guī)則、發(fā)生的事件、個人的態(tài)度等。

2.命題:語詞表達的意義的最小單位。它往往傳達一定的信息,隱含一定的意義。人們可以通過命題來認識事物,獲得某種知識經驗。

3.下位學習:又稱類屬學習,主要是指學習者將概括程度處在較低水平的概念或命題,納入自身認知結構中原有概括程度較高水平的概念或命題之中,從而掌握新學習的有關概念或命題。

4.程序性知識:個人不具有有意識提取線索,但可以通過其作業(yè)表現間接推測出來的知識,是用回答“怎么辦”問題的知識。

5.符號表征學習:奧蘇伯爾區(qū)分的有意義言語學習的一種形式,主要指詞匯學習,即學習單個符號或一組符號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6.同化論:奧蘇伯爾在有意義言語學習理論中提出的,用以解釋概念或命題意義獲得的心理機制的學說。強調新舊知識的相互作用涉及上位學習、下位學習、并列結合學習三種形式,強調概念和命題的不斷分化和綜合貫通,強調原有知識的鞏固及教材由一般到個別的循序組織。

7.具體概念:加涅劃分的概念類型,指能夠通過觀察概念的正反例證獲得的概念。檢驗其獲得的標準能否辨別概念的正反例證。

8.定義性概念:加涅劃分的概念類型,指不能通過直接觀察,只能通過概念定義獲得的概念。檢驗的標準是通過具體情境,論證概念反映的關系。

9.規(guī)則:加涅區(qū)分智慧技能的一個亞類,指運用原理或規(guī)則辦事的能力。

10.智慧技能層次論:加涅把智慧技能分成辨別、具體概念、定義性概念、規(guī)則、高級規(guī)則五個亞類。這五種智慧技能的習得存在著如下的層次關系: (1)高級規(guī)則學習以簡單規(guī)則學習為先決條件;(2)規(guī)則學習以定義性概念學習為先決條件;(3)定義性概念學習以具體概念學習為先決條件;(4)具體概 念學習以知覺辨別為先決條件。

簡答題:

1.簡析認知心理學中的“圖式”與“概念”這兩個術語含義的異同。

答:概念只包括本質特征,圖式中也包括非本質的特征,如鳥的圖式中可包括會飛的特征,但鳥的概念中只有羽毛這一特征。

2.試比較信息加工心理學中的“命題表征”與奧蘇伯爾的“命題學習”兩者的異同。

答:兩者都重視若干概念間的關系。不同的是,命題網絡是陳述性知識在頭腦中的表征形式,命題學習則是一種外在的學習形式,命題學習的結果最終要以命題網絡形式表征。

3.為什么說“自問自答”是一種精加工策略?

答:自己提問、自己回答問題時,對問題做了許多添加和補充,使自己對問題的回答更有意義,更有條理,是一種精加工的活動。

4.請從策略學習的觀點,說明學生能陳述寫文章的方法卻寫不出好文章的原因。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