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lǐng)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題,每題1分,共20分)
1.斯金納認為行為分為兩類,分別是( )
A. 學習行為和操作性行為B. 刺激行為和反應行為
C. 應答性行為和操作性行為D. 操作性行為和反應行為
2.以“產(chǎn)婆術(shù)”著稱的提倡啟發(fā)式教學是( )
A. 孔子B. 孟子C. 蘇格拉底D. 亞里斯多德
3.最優(yōu)化教學理論的提出者是( )
A. 布魯納
B. 亞里士多德
C. 赫爾巴特
D. 巴班斯基
4.心理學研究表明,個體的遺忘曲線變化進程是( )
A. 前后一樣B. 先快后慢C. 先慢后快D. 沒有規(guī)律
5.老師在上課時表揚了小明幫助老奶奶過馬路的事跡,并號召學生向小明學習,這屬于德育方法中的( )
A. 品德評價法
B. 榜樣示范法
C. 陶冶教育法
D. 實際鍛煉法
6.根據(jù)遷移的性質(zhì)不同,遷移可以分為( )
A. 正與負遷移
B. 橫與縱遷移
C. 普通與特殊遷移
D. 順向與逆向遷移
7.奧蘇伯爾認為,學生學習的實質(zhì)是( )
A. 合作學習B. 有意義發(fā)現(xiàn)學習
C. 有意義接受學習D. 非指導性學習
8.個人在學習中感到某種欠缺而力求獲得滿足的心理狀態(tài)是( )
A. 學習動機B. 學習需要
C. 學習的興趣D. 學習期待
9.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的實施時間是( )
A. 1976年B. 1986年C. 1988年D. 1999年
10.提出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心理學家是( )
A. 維果斯基B. 皮亞杰C. 斯金納D. 贊可夫
11.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取決于( )三大要素的相互協(xié)調(diào)。
A. 教師、學生、課堂情境B. 班風、紀律、學生
C. 教師、教學設(shè)備、學生D. 教師、學生、紀律
12.教育學史上第一個正式提出并把教育起源問題作為一個學術(shù)問題來認識的是( )
A. 神話起源說B. 生物起源說
C. 心里起源說D. 勞動起源說
13.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最高的層次是( )
A. 生理需要B. 安全需要C. 尊重需要D. 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
14.下列不屬于心理過程的選項為( )
A. 認識過程B. 情緒與情感C. 意志D. 注意
15.強調(diào)“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的教育家是( )
A. 陶行知B. 杜威C. 康德D. 馬卡連柯
16.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 )決定著教育工作應該因材施教。
A. 順序性B. 階段性C. 差異性D. 不均衡性
17.最早在大學里開設(shè)教育學課程的是( )
A. 康德B. 培根C. 夸美紐斯D. 赫爾巴特
18.對客觀事物作判斷時,常常利用內(nèi)部的參照,自己對事物做出判斷的認知方式屬于( )
A. 沖動型B. 沉思型C. 場獨立型D. 場依存型
19.決定教育領(lǐng)導權(quán)的是( )
A. 政治經(jīng)濟制度
B. 生產(chǎn)力水平
C. 科學技術(shù)
D. 文化傳統(tǒng)
20.“孟母三遷”的故事反映了( )因素對人發(fā)展的影響。
A. 環(huán)境B. 遺傳C. 教育D. 社會活動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lǐng)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