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lǐng)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11.眾贊歌

16世紀路德教派的一種贊美詩歌調(diào),起初是單聲部的分節(jié)歌,后來出現(xiàn)復調(diào)譜曲。歌詞運用民族語言德語演唱,旋律素材有來自天主教拉丁文贊美詩的,有來自宗教改革前的德國教會歌曲,也有來自世俗歌曲,但大量是新創(chuàng)作的,馬丁·路德的眾贊歌《我們的主是堅固堡

壘》是著名的例子。17世紀以后,眾贊歌旋律常被用在教堂康塔塔和管風琴前奏曲或變奏曲的創(chuàng)作中。

12.羅馬樂派

16世紀下半葉在意大利羅馬形成的音樂流派,創(chuàng)作觀念上提倡寫作聲部清晰、音響純凈的傳統(tǒng)天主教音樂,反對宗教改革的新教音樂成就,發(fā)展了“無伴奏合唱”的多聲部合唱音樂風格。代表人物主要是意大利的帕萊斯特里納和西班牙的維托里亞,他們的創(chuàng)作集中于彌撒

曲和經(jīng)文歌等體裁,風格莊重、聲部均衡,帕萊斯特里納的《馬切魯斯教皇彌撒曲》為著名代表作。

13.威尼斯樂派

16世紀下半葉在意大利威尼斯形成的音樂流派。創(chuàng)始人為佛蘭德作曲家維拉爾特,主要作曲家為A.加布里埃利和G.加布里埃利叔侄二人。他們運用威尼斯圣馬可大教堂有兩架管風琴和兩個唱詩班席位的條件,寫作了兩個唱詩班交替歌唱、兩個管風琴交替演奏的“協(xié)

唱(奏)曲”,甚至將合唱隊分成四至八個聲部進行對比交替,創(chuàng)造了多角度的音響效果;他們還將復調(diào)合唱手法運用到器樂音樂創(chuàng)作中,促進了器樂音樂的獨立發(fā)展。

培訓課程:想快速通關(guān),怎樣讓備考萬無一失?欣瑞教育教師編制培訓名師帶你輕松備考,掌握考點!各省教師編制考試介紹入口,點擊查看更多考試政策>>
學習交流平臺:微信 | 手機APP | 微博 | 教師編制考試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師資格證考試交流群:99528015   教師編制考試筆試課程 | 教師編制考試面試課程  點擊咨詢: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lǐng)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