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lǐng)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5)應(yīng)用牛頓第二定律解題的步驟:
①明確研究對象。
②對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同時還應(yīng)該分析研究對象的運動情況(包括速度、加速度),并把速度、加速度的方向在受力圖旁邊畫出來。
③若研究對象在不共線的兩個力作用下做加速運動,一般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或三角形定則)解題;若研究對象在不共線的三個以上的力作用下做加速運動,一般用正交分解法解題(注意靈活選取坐標軸的方向,既可以分解力,也可以分解加速度)。
④當研究對象在研究過程的不同階段受力情況有變化時,那就必須分階段進行受力分析,分階段列方程求解。
3、牛頓第三定律: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理解要點: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互依賴性,它們是相互依存,互以對方作為自已存在的前提;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時性,它們是同時產(chǎn)生、同時消失,同時變化,不是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一性質(zhì)的力;
(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不可疊加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別作用在兩個不同的物體上,各產(chǎn)生其效果,不可求它們的合力,兩個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這應(yīng)注意同二力平衡加以區(qū)別。
(5)區(qū)分一對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對平衡力:一對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對平衡力的共同點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不同點有: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在兩個不同物體上,而平衡力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作用力反作用力一定是同種性質(zhì)的力,而平衡力可能是不同性質(zhì)的力;作用力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時產(chǎn)生同時消失的,而平衡力中的一個消失后,另一個可能仍然存在。
4、超重和失重:(1)超重:物體具有豎直向上的加速度稱物體處于超重。處于超重狀態(tài)的物體對支持面的壓力F(或?qū)覓煳锏睦?大于物體的重力,即F=mg+ma.;
(2)失重:物體具有豎直向下的加速度稱物體處于失重。處于失重狀態(tài)的物體對支持面的壓力FN(或?qū)覓煳锏睦?小于物體的重力mg,即FN=mg-ma,當a=g時,F(xiàn)N=0,即物體處于完全失重。
5、牛頓定律的適用范圍:(1)只適用于研究慣性系中運動與力的關(guān)系,不能用于非慣性系;(2)只適用于解決宏觀物體的低速運動問題,不能用來處理高速運動問題;(3)只適用于宏觀物體,一般不適用微觀粒子。
培訓(xùn)課程:想快速通關(guān),怎樣讓備考萬無一失?欣瑞教育教師編制培訓(xùn)名師帶你輕松備考,掌握考點!各省教師編制考試介紹入口,點擊查看更多考試政策>>
學(xué)習交流平臺:微信 | 手機APP | 微博 | 教師編制考試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師資格證考試交流群:99528015
教師編制考試筆試課程 | 教師編制考試面試課程 點擊咨詢: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lǐng)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