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一、說教材
教材是溝通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橋梁,因此,我對教材做了以下分析:《上學路上》選自人教版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一單元第四課,本課圍繞“我是小學生啦”這一主題,側重引導學生關注自己上學路上的安全,了解不同的上學路線,不同的生活世界,感受家人的關愛,珍惜自己的上學機會。前幾課引導學生關注校園小伙伴,認識學校的老師和工作人員,激發(fā)其興趣和好奇心,從而喜愛小學生活。本課則從每天的上學路入手,幫助學生知道大家通過不同的道路,采用不同的方式來到學校。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設置相關話題,旨在幫助學生挖掘生活資源,提高安全意識。同時滲透感恩教育,通過觀察上學路上的感人瞬間,懂得珍惜家人和社會的關愛。
二、說學情
合理把握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學生剛入學年齡小,好動愛打鬧,對周圍環(huán)境充滿好奇心,愛探究,同時注意力易分散,對周圍人和事的感受力不強。因為剛入學不到一個月,大部分學生都是家長接送上學,所以學生對自己上學路上的狀況不熟悉,對施工工地、過橋、鐵路道口、坐校車等存在的安全隱患缺乏認識。學生基本能讀懂課本上的圖意,獲取的信息是零碎而不完整的,能基本判斷上學路上錯誤的行為,但是說清楚其中原因的學生不多。盡管絕大部分孩子是家長接送上學,每天上學線路不變,但是每天發(fā)生在上學路上的故事都不同,很多教育資源要留心觀察才能捕捉到,學生在這個方面的積累非常少,所以在教學中應結合學生具體情況加以引導。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以及學生實際,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tài)度】
懂得交通規(guī)則的重要性,樹立自覺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意識。
【行為與習慣】
規(guī)范上下學路上的安全行為,養(yǎng)成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好習慣。
【知識與技能】
觀察熟悉自己的上學路線,了解上學路上的明顯的標志物,了解常見交通信號的含義,并能夠主動遵守。
【過程與方法】
通過了解不同地區(qū)、不同環(huán)境下的小學生不同的上學路,能夠意識到快快樂樂上學,平平安安回家。
四、說教學重難點
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情況的分析,以及教學目標的確定,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重點】
了解常見交通信號的含義,樹立自覺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意識。
【難點】
養(yǎng)成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好習慣。
五、說教學方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的統(tǒng)一。基于此,我準備采用的教學方法是活動教學法、談話法、情境教學法。
六、說教學過程
分析完教材,制定好教法和學法,我再來具體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環(huán)節(jié)一:設疑導入
好的導入是成功的一半,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上課之初,我將通過多媒體播放音樂《背上書包上學去》請同學們進行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
(2)他們背上書包要去哪?
(3)同學們上學路上遇到過哪些讓你印象深刻的事情?
在學生自由發(fā)言后,我會總結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上學路上有有趣的事,有危險的事,如何避免遇到危險呢?從而導入課題《上學路上》 。
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為多媒體導入的方式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思考力,產生疑惑,為后面教學內容的展開起鋪墊作用。
環(huán)節(jié)二:新課講授
我的新課講授主要是通過活動的方式來呈現(xiàn)的,把知識融入到活動之中,寓教于樂。
活動一:不一樣的上學路
首先我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你是怎么來上學的?學生在思考片刻后可能會回答是媽媽帶著步行來學校的;是爸爸開車送來的;是爺爺騎電動車送來的;是和奶奶坐公交車來的等等。
在學生回答之后,我會加以總結:我們的家和學校的距離不一樣,近的步行、坐自行車來上學,遠的坐公交車來學校,我們來上學的出行方式不一樣。
在大家明確了各自不同上學方式后我會趁勢引出下一個問題:你的上學路會經過哪些地方?要注意什么?并讓學生拿出課下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完成的上學線路圖。根據大家的路線圖強調我們的家住在不同的方向,所以我們來上學經過的地方不一樣,線路也不一樣,我們都要平安地從家出發(fā)到校園。
在此之后引導學生一起來看一看書本15頁上的圖,說一說其他小朋友是怎么來上學的?
設計意圖:采用讓學生畫一畫,說一說的形式,幫助其回憶自己上學的線路,熟悉上學路上經過的醒目有標志的地方,特別提醒有安全隱患的地方,在原有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初步培養(yǎng)安全意識,也為
后面的安全教育奠定基礎。
活動二:怎樣上學才安全?
我會出示資料故事:小學生上學途中安全事故的報道。
并讓學生集合故事以及P16四幅上學路上的圖片在興趣小組內說一說怎么才能避免事故發(fā)生?并在組內演一演,如果你和P16圖中小朋友一起上下學,此時,你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
在學生討論過程我會加以巡視,根據出現(xiàn)的問題給予點撥,在學生討論完畢之后我會針對學生的討論進行總結:如果大家都能像剛才這個小組同學一樣懂得上下學路上注意安全,我們就可以確保健康平安的上學和放學回家,這是一件多么開心的事啊。
活動三:上學路上的溫暖
引導學生上學路上不僅要注意安全,平平安安上學來,高高興興回家去。在路上也會有很多溫暖的事,上學路上有誰也給你帶來了溫暖?
學生可能會說出一些溫暖的片段,比如:
1.校門口每天都有護學崗的家長護送我們過馬路。
2.值日老師微笑著迎接小朋友們到校,讓我們覺得很溫暖。
3.保安叔叔每天保護我們校門口的安全。
4.幸虧有小伙伴和你一起撐一把傘,不然你可要淋成落湯雞了。
我會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行總結:這么多人的關心、愛護和幫助讓我們的上學路暢通、溫暖、平安。
活動四:交通信號我知道
在學生明確安全的重要性以后,繼續(xù)引導學生有時候一些人并不是有意要違反交通規(guī)則,而是并不清楚一些交通信號的含義,從而進入“交通信號我知道”的活動中。
在活動后進行總結,并讓學生大聲朗讀兒歌:
小學生,上學校,交通“信號”要知道
紅燈停,綠燈行,過路口時左右瞧
靠右行,不追跑,抓緊時間不遲到
之所以設計幾個層層遞進的活動以及提出幾個環(huán)環(huán)緊扣的問題是因為,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掌握知識。
環(huán)節(jié)三:鞏固提高
在鞏固提高環(huán)節(jié),為了讓學生加深對本節(jié)課內容的理解,在情感價值觀上有所升華,我會出示故事:《明明上學途中》,并提出問題:如果你是明明,你會怎么做?(早些起床、等綠燈過人行道)
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為通過該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在情感上再次有所提升,樹立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意識。
環(huán)節(jié)四:小結作業(yè)
為了檢測我的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掌握程度,我將帶領學生共同總結本節(jié)課的收獲,這也是日后教學反思的重要依據。
課后作業(yè)是教育學的交匯點是與課堂學習內容的對話,我希望通過作業(yè)的布置,強化學生對本文的理解并能夠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基于此,我設置了開放式的作業(yè)。思考當你再次遇到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人,
你打算怎么辦,下節(jié)課與大家分享。達到課雖下,味還在,趣還濃的目的。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