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lǐng)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
(四)南宋山水畫
欣瑞講師認為,南宋時代的山水畫家,一部分人仍在表現(xiàn)雄渾壯闊的自然山水:全景式的構(gòu)圖,細膩的皴法,曲折多變的山勢都來自于上一時代大師的創(chuàng)造。 傳為宗室畫家趙伯駒的《江山秋色圖》(故宮博物院藏)卷實際上是南宋畫院高手的作品,代表了承繼上代山水畫法的作品。其弟趙伯驌有《萬松金闕圖》(故宮博 物院藏)傳世,寫臨安鳳凰山景色,點染與勾畫相合,筆法樸拙,是在傳統(tǒng)青綠基礎(chǔ)上,吸收董源、米芾等的水墨技法而成的新風格。但真正代表了南宋一代山水畫 創(chuàng)作的是那些講究意境的創(chuàng)造、以抒情為主要目的的所謂"偏角山水"。畫家以突出一個局部的方法來加強描寫的力度,用筆更加潑辣,水墨的韻味發(fā)揮得更加充 分。李唐是公認的開創(chuàng)這種新風的一代宗師,他的《萬壑松風圖》軸給人以強烈的印象。繼承他的技法的劉松年則在描寫江南景色方面有著突出的貢獻。馬遠、夏圭 更是因為構(gòu)圖多截取一角或片斷的不全之景,畫面中留下大塊的空白,而被人稱為"馬一角"和"夏半邊"。這種構(gòu)圖簡潔,主體鮮明的山水畫有一種全新的境界。 正是這種創(chuàng)新引起了許多評論,而有的評論甚至從政治的角度認為他們的山水是對偏安江南的南宋王朝的"殘山剩水"的反映,已屬附會之說。米友仁的云山墨戲法 則流傳于文人士大夫畫家之中,成就同樣可觀。
李唐,字晞古,河陽(今河南孟縣)人。北宋徽宗時畫院畫家,與劉松年、馬遠、夏圭并稱"南宋四大家"。金兵攻破汴京后,他輾轉(zhuǎn)到了臨安,以賣畫為 生。年近80被舉薦入宮,授成忠郎、畫院待詔,頗受高宗趙構(gòu)賞識。擅長山水及人物故事畫。山水取法荊浩、關(guān)仝及范寬而有所變化。布局多取近景,突出主峰或 崖岸;山石作大斧劈皴,積墨深厚,開南宋一代山水畫新風?!度f壑松風圖》軸(藏臺北故宮博物院)是李唐70歲左右的手筆,反映了李唐北宋時期的山水畫面 貌。藏于同一地的《江山小景圖》卷與前幅的格調(diào)接近。故宮博物院藏的《長夏江寺圖》為絹本重青綠設(shè)色,雖為青綠山水,仍以墨筆勾皴為主,勾勒挺健多斷折, 皴筆橫劈豎砍,放縱自由,以"大斧劈皴"和青綠著色相結(jié)合,在當時是一種大膽的創(chuàng)造。李唐也擅長人物故事畫,故宮博物院藏其所繪的《采薇圖》卷和藏于美國 大都會博物館的《晉文公復國圖》卷都是借古喻今的作品。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lǐng)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