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6.考察教學論

11.《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本標準設計的課程內(nèi)容留有余地”其目的是( )。

A.突顯歷史課程的人文性 B.體現(xiàn)歷史課程的綜合性

C.強化歷史課程的綜合性 D.增強歷史課程的開放性

——【15年上半年】

11.【答案】D。解析:《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課程設計思路中提到:本標準設計的課程內(nèi)容留有余地,以增強歷史課程的開放性和 彈性,一方面為教材縮寫留下一定的空間,另一方面也為各地區(qū)進行鄉(xiāng)土歷史的教學提供便利,各地區(qū)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開發(fā)課程資源。因此本題選D。

12.在歷史教學中,教師以精煉的語言勾勒出歷史發(fā)展面貌和基本線索的教學方法是( )。

A.敘述法 B.講解法

C.概述法 D.描述法

——【14年下半年】

12.【答案】C。解析:教師以精煉的語言勾勒出歷史發(fā)展面貌和基本線索的教學方法是概述法。

(二)簡答題

簡答題就分兩種類型,學科知識和教學論。

學科知識試題簡答題較簡單,多考察原因、影響類知識。教學論試題如果沒有專門復習感覺難度會比較大。

1.歷史學科知識

13.簡述文藝復興運動興起的歷史背景。

——【15年上半年】

14.簡述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影響。

——【14年下半年】

2.教學論

15.簡述中學歷史學習評價的主要功能。

——【15年上半年】

16.教師如何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

——【14年上半年】

(三)案例分析題

案例分析題的出題形式一般為給一位教師的課堂片段實錄,第一問通常要求對該老師的做法進行優(yōu)劣評價,第二問再考察相應的理論知識。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