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美國心理學家伯納德·韋納(B.Weiner,1974)提出韋納理論,他認為人們對行為成敗原因的分析可歸為以下六個原因:
能力,根據(jù)自己評估個人對該項工作是否勝任;
努力,個人反省檢討在工作過程中曾否盡力而為;
任務難度,憑個人經(jīng)驗判定該項任務的困難程度;
運氣,個人自認為此次各種成敗是否與運氣有關(guān);
身心狀態(tài),工作過程中個人當時身體及心情狀況是否影響工作成效;
其他因素,個人自覺此次成敗因素中,除上述五項外,尚有何其他事關(guān)人與事的影響因素(如別人幫助或評分不公等)。
以上六項因素作為一般人對成敗歸因的解釋或類別,韋納按各因素的性質(zhì),分別納入以下三個向度之內(nèi):
1、控制點(因素源):指當事人自認影響其成敗因素的來源,是以個人條件(內(nèi)控),抑或來自外在環(huán)境(外控)。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狀況三項屬于內(nèi)控,其他各項則屬于外控。
2、穩(wěn)定性:指當事人自認影響其成敗的因素,在性質(zhì)上是否穩(wěn)定,是否在類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與工作難度兩項是不致隨情境改變的是比較穩(wěn)定的。其他各項則均為不穩(wěn)定者。
3、可控性:指當事人自認影響其成敗的因素,在性質(zhì)上是否能否由個人意愿所決定。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項是可以憑個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項均非個人所能為力。
韋納等人認為,我們對成功和失敗的解釋會對以后的行為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如果把考試失敗歸因為缺乏能力,那么以后的考試還會期望失敗;如果把考試失敗歸因為運氣不佳,那么以后的考試就不大可能期望失敗。這兩種不同的歸因會對生活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
主要論點:
1、人的個性差異和成敗經(jīng)驗等影響著他的歸因。
2、人對前次成就的歸因?qū)绊懙剿麑ο乱淮纬删托袨榈钠谕⑶榫w和努力程度等。
3、個人的期望、情緒和努力程度對成就行為有很大的影響。
韋納從個體的歸因過程出發(fā),探求個體對成敗結(jié)果的歸因與成就行為的關(guān)系,對影響行為結(jié)果的可覺察的原因特性、原因結(jié)構(gòu)以及原因歸因和情感的關(guān)系、情感反應的激勵作用等都提出了創(chuàng)造性的見解。他認為每個人都力求解釋自己的行為,分析其行為結(jié)果的原因。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一個人在分析其根由時,主要有三個維度與六個因素。三維度與六因素的結(jié)合見下表:
上述這些歸因理論都是繼承海德的"樸素心理學家"的傳統(tǒng),把人看作是理性的,在歸因上是進行因果分析的。事實上人在歸因時并非總是按理性行事。D·卡內(nèi)曼和A·特威斯基(1973)特別指出了這一點。他們不把人看成是"樸素心理學家",而看成是認知經(jīng)濟學家,在歸因上注意節(jié)約能量,走近路達到結(jié)論??▋?nèi)曼和特威斯基提出,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利用兩種啟發(fā)法進行推理判斷:一是代表性啟發(fā)法,二是可得性啟發(fā)法。前者指人們在進行推理判斷時往往選擇有代表性的事例。如某地家庭都有6個孩子,多數(shù)是3男3女。問你這3男3女的出生順序,男男男女女女和女男女男女男哪個可能性大。一般傾向于認為是后者。實際上這兩種順序有同樣的可能性。因為3男3女的出生順序有20種可能,其中類似前者的只有兩個,其余18個都是混合型的,混合型有代表性??傻眯詥l(fā)法指易于進入頭腦的信息往往被利用。如果問你班上哪個同學影響大,那么你首先想到的是那個人往往被認為影響大??傻眯詥l(fā)法可以解釋歸因上觀察者和行動者的差別。對于行動者來說,情境是突出的,對于觀察者來說,行動者是突出的。突出的東西容易被記住,從而容易回憶起來。這個例子也說明突出性影響歸因,突出性使觀察者傾向于個人歸因,而行動者傾向于情境歸因。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