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提到過有關學習品質的內容,提出要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積極態(tài)度和良好行為傾向是終身學習與發(fā)展所必需的寶貴品質。要充分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幫助幼兒逐步養(yǎng)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于探究和嘗試、樂于想象和創(chuàng)造等良好學習品質。忽視幼兒學習品質培養(yǎng),單純追求知識技能學習的做法是短視而有害的。既然強調了學習品質的重要性,那到底什么是學習品質呢?而我們又該如何去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呢?接下來會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學習品質的含義

學習品質是指學習個體在學習過程中行為、思想、認識、作風上所呈現(xiàn)出的綜合特征。幼兒學習品質是幼兒參與學習實踐活動過程中的整個心理特征的總和。包括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學習行為等諸多要素。也就是說幼兒會以怎樣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式去認知事物,影響著幼兒的整個心理狀態(tài)和個性特征。

二、學習品質=知識、技能?

經常會有同學常犯一個錯誤認識就是將學習品質與知識、技能混為一談。事實上,幼兒的學習品質的確不可能脫離具體的內容而存在,它是個體在面對具體的知識、技能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卻又不同于知識、技能本身。比如,一位擁有超強聽力(能聽到很細微的或從遠處傳來的聲音)的孩子,未必是一個好的傾聽者;一個孩子年僅三歲,力氣不夠大,肢體動作也不太協(xié)調,卻愿意與媽媽一起抬桌子、掃地,幫助媽媽做事情。前者有相關的知識、技能,卻沒有相應的品質;后者知識、技能有所欠缺,卻有相應的品質。當然,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知識、技能與學習品質之間的交叉、融合會越來越多,它們之間相互支持、共同發(fā)展。

三、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的方法

1.要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

要想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不像技能或者知識一樣,僅僅通過反復的練習就能夠學會。《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說明部分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游戲伴隨著幼兒成長,對于幼兒來說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意義。幼兒通過游戲探索環(huán)境,從接觸物體中獲得知識并解決問題。正如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游戲猶如火花點燃了探索求知的火焰”。在游戲過程中,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的欲望。當然,除了游戲之外,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也可以利用各項生活環(huán)節(jié),融入教育策略,也可以有效培養(yǎng)幼兒的自主學習品質。從自主來園,激發(fā)幼兒主動學習的興趣;自主盥洗,形成幼兒自主學習的意識;自主進餐,培養(yǎng)幼兒自主學習的能力;自主午睡,發(fā)展幼兒自主學習的能力;自主離園,形成幼兒自主學習的品質等方面。通過生活中自主的方式,也有助于形成良好學習品質。

2.要尊重和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

幼兒是積極主動學習者,促進幼兒學習與發(fā)展最重要的是為幼兒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注重激發(fā)和保護幼兒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支持和引導幼兒去主動探究和學習。好奇心是孩子學習和探究新事物最重要最持續(xù)的動力,是孩子獲得知識和發(fā)展能力的先決條件,對于孩子的好奇心和興趣,教師要加以尊重和保護,要不厭其煩的回答孩子所提出的問題,給孩子合理的解釋,要滿足孩子好奇心。幼兒天生就具有好奇心,并且這種對事物的好奇心會隨著環(huán)境的改變而改變;興趣則是幼兒對于某種事物活動所引起的積極性。孩子的好奇心會隨著環(huán)境改變而改變。孩子對充滿好奇的事物和感興趣的事情才會關注才會發(fā)現(xiàn)才去會鉆研,這要求我們在教育孩子過程中要善于觀察,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和好奇點讓孩子去做感興趣的事情,只要不危及孩子的安全與健康,我們就鼓勵孩子,支持孩子,引導孩子去大膽嘗試,成人和孩子對話時要俯下身子,仔細傾聽孩子的意見,尊重孩子,耐心傾聽,不打斷孩子的談話,在充分傾聽的基礎上給出合理化的建議,更不能把成人的意志強加于孩子。比如,當孩子提出“我明天想到建構區(qū)玩,因為我想玩磁力片”時,教師以“好的,希望你有耐心,好好玩,堅持到底”之類的話回應,這是積極的、正向的;但對兒童的支持性不夠。如果成人的回應是“哦,好啊!那你準備怎么玩呢?”“你準備和誰一起玩呢?”或許可以給予兒童更多的支持和幫助。

3.成人要做好正確的榜樣行為

兒童活潑好動、喜歡模仿,也是他們的特點。模仿是幼兒學習別人言行的重要形式。兒童的學習品質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對周圍成人的觀察、模仿學習而成的。當我們期望兒童獲得良好的學習品質時,我們首先應該反思的是兒童從我們身上看到了這些學習品質嗎?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成人應該注意以身作則,比如有些幼兒在進行游戲區(qū)角活動時,可能經常玩到一半,就出現(xiàn)放棄的情況。出于這樣一個情況,很多教師都會覺得很頭疼,認為這就是孩子本身的問題。但是,反過來教師不如自己反思一下,是否向他展示了堅持?是否和他一起嘗試了堅持了?是否與他討論過堅持過程中的困難、挫折和失敗?學習品質是面對學習的態(tài)度、傾向。我們應該更多的看到,學習品質的培養(yǎng)是一個整體,且有一個過程。一個堅持、專注的兒童不見得在任何活動里都能堅持、專注。也不見得在任何時候都表現(xiàn)出堅持、專注。這時候成人的作用就來了,應該注意對孩子的進行正面教育。比如說向幼兒介紹模范人物的形象,教育幼兒模仿他們的模范行為,學習他們優(yōu)秀的思想品質。孩子做好事了,要肯定要表揚;孩子做錯事了要嚴格要求耐心進行說服教育。

四、考題再現(xiàn)

考點分析:關于幼兒學習品質的內容,主要以主觀題的方式進行考查,如簡答、論述,偶有客觀題的形式,如判斷。如下列題目:

【例1·判斷】學習品質其實就是對學習的一種態(tài)度和方式。( )

【答案】√。解析:此題考查的是學習品質的內涵。學習品質是指學習個體在學習過程中行為、思想、認識、作風上所呈現(xiàn)出的綜合特征。包括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學習行為等諸多要素。也就是說幼兒會以怎樣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式去認知事物,影響著幼兒的整個心理狀態(tài)和個性特征。但不僅僅是學習的態(tài)度和方式,這是一種認知事物的手段。說法不全面,故本題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