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幼兒園里,時常會聽到小朋友說“老師,我爸爸昨天帶我去了游樂園。”“老師,我媽媽給我買了50個洋娃娃”甚至有的時候你站在兩個小朋友的身邊,也會聽到這樣的對話。“昨天我爸爸帶我去了有很多很多大山的地方”這時候另一個小朋友說“昨天我爸爸帶我去了海邊,我們還看到了美人魚”。類似這樣的話語你是否常常認為是我們的小朋友在說謊呢?

其實不然。我們常說我們的孩子想象力是極為豐富的,這種豐富常被我們誤解為“說謊”行為。說謊是一種故意的欺騙行為,是對真實情況加以歪曲的行為表現(xiàn),很小的幼兒是不會說謊的,幼兒的說謊常是一種無意說謊的情況,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他們的“謊言”從學前教育心理學的角度出發(fā),是和他們的想象有關,即幼兒想象的夸張性。

幼兒想象的夸張性表現(xiàn)在兩大方面。首先是幼兒在表現(xiàn)事物的時候,愛夸大事物的某一部分或者某種特征。例如小朋友畫畫的時候,把大象的鼻子畫到了天空中;“我家金魚可長了,像旗桿那么長!”;其次表現(xiàn)在幼兒常將分不清想象與現(xiàn)實,比如小朋友希望父母帶自己去游樂園玩,便向其他小朋友說“我爸爸昨天帶我去了游樂園,我們玩了好多游戲”。當我們知道了幼兒想象的具體表現(xiàn)后,更要去了解一下這背后的原因,從而才能針對幼兒的情況做出正確的引導。

我們的孩子想象萌芽在1歲半至2歲,他們用自己的語言、動作等方式進行表達,我們可以在幼兒的游戲中看到孩子們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為進行遷移,表達的過程中便伴隨著想象的出現(xiàn)。幼兒想象的夸張性的原因,其一是在于幼兒年齡小,他們的知識經(jīng)驗匱乏,感知的分化,發(fā)展不足,他們在觀察事物的時候,往往只能看到其中某些突出的特點,而非事物本質性的特點,在此基礎上,記憶中的事物常與想象發(fā)生混淆,幼兒的時候常呈現(xiàn)出把想象的東西當作現(xiàn)實的東西,這就導致我們時常覺著孩子“夸大其詞”“愛吹牛”“喜說謊”。

原因其二在于他們的想象會受到情緒的影響,大班的孩子在玩娃娃家的游戲的時候,他們是真的分不清真假嗎?當然不是,那是因為他們的想象帶給他們無限的歡樂,同時,他們的情緒好,心情佳的時候想象出來的事物也是可愛的,反之就可能是沉悶的。

原因其三在于想象總是要通過一定的途徑進行表示,而我們的孩子表現(xiàn)能力有限,這一點在造型活動中最為突出。比如孩子在搭建城堡的時候,他指著一排小積木告訴你,這就是他搭建的城堡。

當我們了解了孩子的想象夸張性時,解決孩子的“說謊”行為就不是難題了!

首先要耐心了解幼兒說謊的原因,清楚事實的真相,不要一味的責怪孩子,這會造成幼兒心理的不舒適,再者要耐心地指導幼兒,幫助他們分清想象與現(xiàn)實,在此可以用一些寓言故事、童話故事等方式進行引導。

那么同學們,現(xiàn)在你們清楚了嗎?我們來做題試一試吧!

例:幼兒園離園時,3歲的妞妞回家后對媽媽說:“媽媽,今天老師表揚了我,還給我吃了小熊餅干呢。。”媽媽聽了很高興,接連兩天妞妞回家后都這樣告訴媽媽。后來媽媽和老師溝通后才得知,妞妞并沒有得到老師的表揚,老師也沒有給妞妞吃小熊餅干。媽媽生氣地責怪妞妞:“你怎么說謊呢!”

妞妞是真的“說謊”嗎?請結合幼兒想象夸張性的特點,分析上述現(xiàn)象。

【答案要點】:

1.妞妞并不是“說謊”,幼兒期是想象最為活躍的時期,想象幾乎貫穿幼兒的各種活動,妞妞的情況是幼兒想象具有夸張性的體現(xiàn),其主要表現(xiàn)在于幼兒常喜歡夸大某一事物的某種特征,以及混淆假想與真實。妞妞回家后告訴媽媽自己得到了老師表揚并獲得了小熊餅干是妞妞混淆了現(xiàn)實與想象,把自己渴望得到的事物說成已有的事物。

2.由于幼兒知識經(jīng)驗儲備較少,缺乏想象的材料與工具;同時受認知水平的限制,常將想象與現(xiàn)實進行混淆,也受到情緒的影響以及表現(xiàn)能力的局限,在進行想象的時候會有夸張的體現(xiàn)。妞妞年齡小,感知的分化與發(fā)展不成熟,因而常將想象與現(xiàn)實進行混淆。

3.妞妞的“說謊”情況,作為家長應該正確對待。首先要去了解妞妞“說謊”的原因,而不是責怪妞妞;再者要耐心地引導妞妞分清現(xiàn)實與想象,最后鼓勵妞妞在幼兒園里好好表現(xiàn),才能得到老師的表揚。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