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在教師考試筆試的考試中,對于人物的考察經常出現(xiàn),而陶行知作為我國偉大的教育家,他的相關理論在教師考試中也是重點考察的內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他的思想理論中的核心內容——生活教育理論。

這一部分的知識經常以選擇題和簡答題的形式進行考察,聯(lián)系當時的時代背景,我們對于這一部分的內容不難理解,究竟有哪些內容需要我們掌握呢?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

所謂的生活即教育是指就是把生活本身當做一種教育來進行,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作為學習的對象,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教給我們知識。陶行知先生曾這樣說過:“過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yè)”。由此可見,“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義: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自有人類生活產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隨著人類生活的變化而變化。第二,“生活即教育”與人類社會現(xiàn)實中的種種生活是相應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種種生活中進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種終身教育,與人生共始終的教育。

2.“社會即學校”

“社會即學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另一個重要命題。

結合當時并非所有人都能夠接受教育的社會背景,陶行知反對這種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會即學校”,以此來推動大眾的普及教育。而“社會即學校 ”他的核心在于要求擴大教育的對象、學習的內容,讓更多的人受教育。他認為學校里的東西太少,不如反過來主張‘社會即學校’,這樣的話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huán)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學生、先生可以多起來。陶行知提出“社會即學校”的主張和“生活即教育”一樣,也在于反對傳統(tǒng)教育與生活、學校與社會相脫節(jié)、相隔離。

3.“教學做合一”

“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論。

“教學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話說,“即是生活現(xiàn)象之說明,即教育現(xiàn)象之說明,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他用種田為例,指出種田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須在田里學,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來,“教學做合一 ”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義是教的方法根據(jù)學的方法,學的方法要根據(jù)做方法,由此他特別強調要親自在“做”的活動中獲得知識。

由此看來,陶行知特別重視生活教育的作用,認為生活教育理論在反傳統(tǒng)的舊教育上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他把生活教育當作改造中國教育、社會的唯一出路。它揭露并批評了舊教育存在的問題,同時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這對教師就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尊重學生,注意教學之外的生活,指導學生在實際的活動中學好本領,培養(yǎng)他們的生活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講,對當時的教學方法的改革有積極作用,對我們現(xiàn)在的教學方式也有啟發(fā)之處,因此在答主觀題的時候也可以加入這些觀點作為自己加分亮點。

例題:

選擇題:提出“生活即教育”主張的教育家是(A)。

A.陶行知B.杜威C.福祿貝爾D.陳鶴琴

以上是關于陶行知著名理論——生活教育的解讀,想必大家看完之后對他的理論也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希望對每一位備考的你有幫助,祝你早日圓教師夢。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