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首先,早期心理發(fā)展的研究,特別是新生兒乳嬰兒心理發(fā)展的研究,成為具有戰(zhàn)略性的新課題。
關于乳嬰兒認知能力的研究
長期以來,關于乳嬰兒認知能力的研究,由于方法技術上的困難,一直處于落后狀態(tài)。60年代以后,由于美國心理學家范茲(R.L. Fantz)、吉布森(E.J.Gibson和J.J.Gibson)等人的創(chuàng)造性工作,使得這方面的研究獲得了一些新的成果。近年來,美國的一些心理學家已采用一些新的方法和技術研究乳嬰兒認知能力的發(fā)展。
(1)注視時間。這是目前研究者采用較多的一種探索嬰兒感知能力發(fā)展的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偏視方法。這種方法的具體程序是,將兩個不同的刺激物同時呈現于乳嬰兒面前,觀察被試是否對其中之一注視的時間更長,如果是這樣,則表明乳嬰兒對該刺激的偏好。
(2)動作表現。動作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就開始發(fā)展了。很多心理學家以動作作為另一項測查兒童早期感知能力發(fā)展的指標,如吉布森的“視崖”實驗。
(3)物體辨別。美國的一些心理學家,如范茲等人,用“習慣化”和“去習慣化”的方法研究早期兒童辨別不同物體的能力。當實驗者反復向乳嬰兒呈現一定結構的圖形或一定色調的顏色時,開始,由于刺激物的新穎性使得乳嬰兒對它產生偏視,但是,當不斷地呈現同一刺激時,乳嬰兒就不再注視了,這就是出現了習慣化。如果這時呈現另一不同刺激,兒童又積極注意了,這是去習慣化。由習慣化到去習慣化的過程,證明了乳嬰兒能夠辨別兩種不同的刺激。用這種方法可以研究乳嬰兒的圖形知覺、深度知覺及顏色知覺等各種感知能力,也可以研究乳嬰兒的記憶力。
(4)心率及其他生理變化。研究者發(fā)現,當乳嬰兒在睡眠中被突然叫醒或受驚時,心率就加快;而在這時,若呈現新穎、有趣的刺激,則心率就減慢。心率的下降和平穩(wěn)狀態(tài)表明乳嬰兒此時在積極感知某一刺激物。在這方面,研究者常使用的其他生理指標有腦電、皮膚電等。
以上所舉的這些研究,只是表明一些新進展,但尚不很成熟。
關注微信公眾號xreduv了解最新考試資訊,加QQ群245394720定期發(fā)免費輔導資料。教師資格證考試時間臨近,推薦教師資格證網校高清課程(點擊購買中學、小學、幼兒園,隨報隨學,不限時間次數。免費試聽),關于教師資格證考試相關最新資訊或備考點擊進入備考專題。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