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16.唯物主義一元論:凡是把世界萬物的本原歸于物質的,都是唯物主義一元論。

17.唯心主義一元論:以不同形式把世界的本質歸結為精神、意識的,是唯心主義一元論。

18.主觀能動性:又稱自覺能動性,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計劃、積極主動的活動能力。主觀能動性是人類特有的行為特征。

19.實事求是:本義是指嚴謹好學、務求真諦的一種認真的治學態(tài)度。毛澤東對之作出馬克思主義解釋,并用之來概括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路線,即“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規(guī)律,“求”就是去研究。

20.實踐:人能動地改造世界的對象性活動。實踐是人與世界關系的中介,是自在世界向人類世界轉化的基礎。實踐是人的存在方式。

21.主體:從事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的人。

22.客體: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所指向的客觀事物。

23.自在世界:人產生前的自然界和人類實踐活動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

24.人類世界:又稱屬人世界,在人類實踐基礎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統(tǒng)一體。

25.辯證法:關于普遍聯系和永恒發(fā)展的學說,是用聯系的、發(fā)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觀點來考察世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辯證法有三大規(guī)律,即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量變質變規(guī)律、肯定否定規(guī)律。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是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26.形而上學:用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非矛盾的觀點來考察世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27.聯系:一切事物、現象、過程之間及其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

28.發(fā)展:事物由低級向高級、由簡單向復雜、由無序向有序的上升的運動。發(fā)展的本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29.肯定:保持事物存在,決定事物性質的方面。

30.否定:促使事物滅亡,向它的對立面轉化的方面。

推薦:
教師招聘考試輔導內部資料、內部測試題
教師招聘保過班,十余年年教學培訓經驗,帶你一起沖刺考點!  線上報名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