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
七、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形成與改變
(一)態(tài)度的形成與改變
1.態(tài)度的含義。
2.態(tài)度的學習的過程與理論。
3.促使態(tài)度改變的方法。
4.鞏固態(tài)度的方法。
(二)價值觀的形成與發(fā)展
1.價值觀概述。
2.價值觀的形成與發(fā)展。
八、問題解決與遷移
(一)問題解決
1.問題及問題解決。
2.問題解決的心理過程。
3.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
4.問題解決的策略。
5.問題解決與創(chuàng)造。
(二)為遷移而教
1.學習遷移概述。
2.傳統(tǒng)遷移理論。
3.當代的遷移理論及其教學含義。
4.為遷移而教的一般建議。
九、學習動機
(一)學習動機概述
1.動機與學習動機。
2.動機與需要、誘因的關系。
3.學習動機對學習的影響。
4.學習動機的分類。
(二)學習動機理論
1.強化論。
2.需要層次說。
3.自我效能感理論。
4.成敗歸因理論。
5.成就動機理論。
(三)影響學習動機的因素
1.內部條件:學生的自身需要與目標結構、成就與年齡特點、學生
的性格特征和個別差異、學生的志向水平和價值觀、學生的焦慮程度。
2.外部條件:家庭環(huán)境與社會輿論、教師的榜樣作用。
3.學習動機的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習動機的培養(yǎng)、學習動機的激發(fā)。
十、學習的測評
(一)測評理論概述
1.測評中的基本概念。
2.測量與評價的功能。
3.測量與評價的主要類型。
4.有效測評的必要條件。
(二)教師自編成就測驗的技術
1.教師自編成就測驗的步驟。
2.常見題型的編制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