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2014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仿真模擬題(1)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8分,共36)
1.一位中學教師在談教育體會時說:“現(xiàn)在的中學生太不懂事了,有時候甚至不打他他就不聽話。”這位教師 的學生說:“我們知道老師是對我們好才嚴格要求我們,不過他總是把我們當犯人一樣看待,從來不相信 我們,弄得我們平時只好躲著他。有時明知他是對的,也故意與他作對。”
結合德育原則,談談教師應如何處理上述材料中的問題。
2.昆特女士教八年級的英語課。一天,剛上課時她就很興奮地宣布:“我想告訴你們,咱們班出了一個詩人。弗蘭克寫了一首很美的詩,我想讀給大家聽聽。”接著,昆特女士朗讀了那首詩,它的確很美。然而,昆特女士注意到弗蘭克的臉紅了,并且看上去非常不安。班上有些同學在竊竊私語。后來,昆特女士問弗蘭克是否愿意再寫一首詩去參加全市的詩歌比賽,他說再也不寫了,因為他真的覺得自己在這方面并不擅長,并且也沒有時間寫。
(1)你認為弗蘭克為什么會有上述反應?(9分)
(2)為了鼓勵弗蘭克,昆特女士應該怎么做?(9分)

四、材料分析題(答案要點)
1.(1)顯然,材料中的教師違背了尊重信任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的德育原則。在德育過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學生,又要對學生提出嚴格的要求,把嚴和愛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轉化為學生的自覺行斌。愛是嚴的基礎,嚴是愛的體現(xiàn),只有把兩者緊密結合在一起,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材料中的教師“總是把我們當犯人一樣看待,從來不相信我們”,這表明該教師不信任學生、不尊重學生,沒有做到嚴與愛的結合。
(2)教師在教育學生時,要尊重熱愛學生、嚴格要求學生、認真管理學生,從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品德狀況出發(fā),提出適度的要求。同時,要循循善誘、因勢利導,多用正面教育,多表揚、激勵。
(3)教師只有遵循這些德育原則,并創(chuàng)造性地加以運用,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j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1)弗蘭克的表現(xiàn)與他所處的年齡階段有關,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他們的心理還不成熟而且比較復雜。他們通常完全以自己的立場,觀點分析看待事物不考慮事物的客觀性;過分地關注自我,過多反省,自我封閉,孤芳自賞;體驗敏感,多疑。這些特征導致老師公開讀他的詩時,弗蘭克有了種種不情愿的表現(xiàn)。因為,在他看來自己的文章是一種隱私,盡管寫得好也不希望拿出來公開讀。顯然,老師的做法不符合他的心理特征,引起了他的反抗和淡漠,害怕自己的詩再被公開讀,從此不想寫詩,不再積極上進。
(2)應該爭取到弗蘭克的同意,可以在課堂上說:“弗蘭克同學的作文這次寫得很好,有興趣的同學課下可以找他借來欣賞一下。”這樣既尊重了弗蘭克本人的意見,又不會使他覺得有壓力,還可使大家欣賞到他的美文。并且還能激發(fā)他的寫作動機,有助于他向正確的方向發(fā)展。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