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
2012年教師資格《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全真試卷及解析(9)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1.( )反映一個國家配合政治、經濟、科技體制而確定下來的學校辦學形式、層次結構、組織管理等相對穩(wěn)定的運行模式和規(guī)定。
A.教育制度 B.學校教育制度 C.教育體制 D.學校領導制度
2.“我們敢說日常所見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們的教育所決定的”,這一觀點是出自洛克的(?。?。
A.《大教學論》 B.《教育漫話》 C.《愛彌兒》 D.《普通教育學》
3.教師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種途徑是(?。?。
A.自主、合作、探究 B.閱讀、合作、行動研究 C.學習、討論、創(chuàng)新 D.興趣、發(fā)現、研討
4.在學校教育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的是( )。
A.后勤工作 B.管理工作 C.教學工作 D.科研工作
5.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是(?。?br /> A.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矛盾 B.教育者與德育內容之間的矛盾 C.受教育者與教育內容之間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間的矛盾
6.“關注個體差異”就是根據學生實際存在的興趣愛好和能力差異(?。?。
A.由學生自己決定如何學習 B.將學生按優(yōu)中差分班教學 C.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 D.培養(yǎng)單科獨進的尖子
7.青少年發(fā)展過程中充滿矛盾。被稱為“危機期”的時期是(?。?br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晚期
8.一名教師在走到安靜的課室門口故意咳嗽兩聲,目的是引起學生的(?。?。
A.無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隨意注意
9.教師角色態(tài)度動態(tài)發(fā)展的關鍵因素是(?。?。
A.學生的表現、要求和反饋 B.領導批評 C.家長意見 D.社會輿論
10.在人際關系中起主導作用的心理成分是( )。
A.認識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為成分 D.成熟成分
11.桑代克的學習三律指的是( )。
A.準備律、效果律、練習律 B.準備律、練習律、類化律 C.練習律、思考律、遷移律 D.練習律、因果律、近因律
12.規(guī)范是集體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A.內容 B.方式 C.途徑 D.準則
13.按學生的成績分班,屬于測驗中的(?。?br /> A.安置性測驗 B.形成性測驗 C.指代性測驗 D.總結性測驗
14.前運算階段兒童思維的特點是(?。?br /> A.以自我為中心 B.概念守恒 C.抽象思維 D.運算思維
15.學校管理的目標和尺度是(?。?。
A.經濟收入 B.良好的公共關系 C.學??冃?D.政治影響
16.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應做到(?。?br /> A.尊重學生人格關注個體差異 B.讓學生自主選擇課程 C.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 D.充分地給學生傳授科學知識
17.元認知的實質是人對認知活動的自我意識和(?。?。
A.自我學習 B.自我調節(jié) C.自我控制 D.自我反省
18.中小學教師參與校本研修的學習方式有很多。其中教師參與學校的案例教學活動屬于(?。?。
A.一種個體研修的學習方式 B.一種群體研修的學習方式 C.一種網絡研修的學習方式 D.一種專業(yè)引領的研修方式
19.我們常說的提升學生心理素質.其標準是根據心理健康三層面中的哪一層的標準?( )
A.非病狀態(tài) B.良好適應狀態(tài) C.理想狀態(tài) D.正常狀態(tài)
20.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剛強、易感情用事,這是哪種氣質類型的特點?(?。?br /> A.膽汁質 B.粘液質 C.多血質 D.抑郁質
21.教師是教育工作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在教育過程中起( )。
A.橋梁作用 B.關鍵作用 C.主導作用 D.決定作用
22.新課程提倡師生新關系,新課程中具有現代師生關系的模式是(?。?br /> A.合作模式 B.平等模式 C.管理模式 D.授受模式
23.“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說明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更具有(?。?。
A.先導性 B.感染性 C.權威性 D.針對性
24.德育的個體發(fā)展功能的發(fā)揮應注意(?。?br /> A.強調德育的外在 B.注意功能實現的間接性 C.注重個體的享用性 D.尊重學生個體的主體性
25.班主任了解學生最基本的方法是(?。?。
A.觀察法 B.談話法 C.問卷法 D.實驗法
26.學會寫“石”字后有助于學習寫“磊”,這種遷移符合(?。?。
A.水平遷移 B.順向遷移 C.垂直遷移 D.具體遷移
2.班級授課制的實施在我國始于(?。?。
A.唐代 B.清末 C.民國初期 D.新中國成立
28.按照加涅的學習層次分類的觀點,學生將“貓”、“狗”、“鼠”等概括為“動物”的學習屬于(?。?br /> A.信號學習 B.言語聯結學習 C.辨別學習 D.概念學習
29.概念的內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質,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圍。概念的內涵增加的同時。也就是本質的條款更多,它的外延就( )了。
A.大 B.多 C.小 D.增加
30.“教學相長”這一提法(?。?。
A.最早出現于《論語》 B.指明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地位 C.是我國新型的師生關系的特點之一 D.說明教學過程包含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要素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C。解析:教育體制是教育機構與教育規(guī)范的結合或統(tǒng)一體,它是由教育機構體系與教育的規(guī)范體系所組成的。教育體制反映一個國家配合政治、經濟、文化、科技體制而確定下來的學校辦學形式、層次結構、組織管理等相對穩(wěn)定的運行模式和規(guī)定。
2.【答案】B。解析:《教育漫話》是洛克的代表作,題干中的話就出自這本書。
3.【答案】A。解析:教師提高研究技能的途徑包括自主、合作、探究。
4.【答案】C。解析:教學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中心和核心工作。
5.【答案】D。解析: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間的矛盾是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
6.【答案】C。解析: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7.【答案】B0解析:“少年期”被稱為危機期。
8.【答案】A。解析:無意注意是沒有預定目的、無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對一定事物所發(fā)生的注意。在安靜的教室門口咳嗽.會引起學生下意識的關注,屬于無意注意。
9.【答案】A。解析: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教師角色轉變也要以學生為中心。
10.【答案】B。解析:根據心理學研究,在人際關系中起主導作用的心理成分是情感。
11.【答案】A。解析:桑代克認為學習遵循三條重要的原則:準備律、練習律、效果律。
12.【答案】D。解析:一個集體要維護自己的統(tǒng)一,必須有一定的行為準則與判斷標準,這就是集體規(guī)范。
13.【答案】A。解析:安置性測驗指學期開始或單元教學開始時確定學生實有水平以便針對性地做好教學安排而經常使用的測驗。安置性測驗的根本目的是分班、分組。
14.【答案】A。解析:以自我為中心是前運算階段思維的典型特點。
15.【答案】C。解析:學校績效是學校管理的目標和尺度。
16.【答案】A。解析: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應做到尊重學生人格,關注個體差異。
17.【答案】B。解析:元認知就是指對認知的認知,即個體對認知活動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調節(jié)。
18.【答案】B。解析:教師參與案例教學活動可以幫助教師吸取有益的教學經驗,是一種群體研修的學習方式。
19.【答案】C。解析:心理健康是個體心理健康在自身條件許可范圍內所能達到的最佳功能狀態(tài),即理想狀態(tài)。
20.【答案】A。解析:膽汁質的人精力旺盛,易感情用事;多血質的人反應迅速,有朝氣,情緒不穩(wěn)定。粗枝大葉;粘液質的人穩(wěn)重、踏實,但比較死板;抑郁質的人則比較敏感,故選A。
21.【答案】C。解析:教師是教育教學的主導,對青年一代的成長起關鍵作用。
22.【答案】A。解析:合作模式最能體現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23.【答案】D。解析:“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反映了家庭教育的針對性。
24.【答案】D。解析:個體發(fā)展功能的發(fā)揮應注意兩個問題:(1)個體發(fā)展功能的發(fā)揮必須充分尊重學生個體的主體性,否則就會阻抑這一功能的正常發(fā)揮;(2)品德發(fā)展實質上是人的文明化或社會化。因此,通過必要的規(guī)范學習與價值學習,以形成一定的品德,乃是發(fā)揮個體發(fā)展功能的重要內容。
25.【答案】A。解析:班主任在自然條件下,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在各種活動中的行為表現進行觀察,這種了解方式最為直接,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學生的真實狀態(tài),是班主任了解學生最基本的方法。
26.【答案】D。解析:具體遷移也稱特殊遷移,指學習者原有的經驗組成要素及其結構沒有變化,只是將一種學習中習得的經驗要素重新組合并移用到另一種學習之中。由“石”到“磊”字的學習.屬于這種具體遷移。
27.【答案】B。
28.【答案】D。解析:題干所講的學習是概念學習中的概念同化,指學習者也可以利用原有概念來理解一個新概念的定義,從而明確一類事物的共同關鍵特征。
29.【答案】C。解析:概念的內涵增加,則其外延就減小了。
30.【答案】C。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