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德育過程的結構和矛盾
(一)德育過程的結構
德育過程的結構是指德育教育過程中不同質的各種要素的組合方式。構成德育過程的各要素之間有質的區(qū)別,它們在德育過程中的地位、作用各不相同,彼此以一定方式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構成有組織的系統(tǒng)。德育過程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內容和德育方法四個相互制約的要素構成。
教育者是德育過程的組織者、領導者,是一定社會德育要求和思想道德的體現(xiàn)者,在德育過程中起主導作用。教育者包括直接的和間接的個體教育者和群體教育者。
受教育者包括受教育者個體和群體,他們都是德育的對象。在德育過程中,受教育者既是德育的客體,又是德育的主體。當他作為德育對象時,他是德育的客體;當他接受德育影響、進行自我品德教育和對其他德育對象產生影響時,他成為德育主體。
德育內容是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會思想政治準則和法紀道德規(guī)范,是受教育者學習、修養(yǎng)和內在化的客體。學校德育基本內容是根據學校德育目標和學生品德形成、發(fā)展規(guī)律確定的,它具有一定的范圍和層次。
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傳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養(yǎng)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和。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德育方法將德育內容作用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借助于一定的德育方法來學習、修養(yǎng)、內化德育內容,從而將其轉化為自己的品德。
德育過程中的各要素,通過教育者施教傳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養(yǎng)的活動而發(fā)生一定的聯(lián)系和相互作用,促使受教育者的品德發(fā)生預期的變化,這是一個矛盾運動過程。
(二)德育過程的矛盾
德育過程的矛盾是指德育過程中各要素和各部分之間、各要素和各部分內部各方面之間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包括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矛盾,教育者與德育內容、方法的矛盾,受教育者與德育內容、方法的矛盾,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矛盾等。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是社會通過教師向學生提出的道德要求與學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間的矛盾。這是德育過程中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也是決定德育過程本質的特殊矛盾。這個矛盾需要通過向學生傳授一定的社會思想和道德規(guī)范,引導他們進行道德實踐,把他們從原有的品德水平提高到教師所要求的新的品德水平上來解決。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