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在如何區(qū)分文藝復興時期繪畫特點(1)一文里,筆者提到了該時期最大的特點有三個——濃厚的宗教與神話題材、古希臘和古羅馬雕塑般真實鮮活的人物形象、蹩腳的透視效果。在本文,將為您繼續(xù)闡述文藝復興時期繪畫特點之二——風格上鮮活生動,頗有希臘羅馬雕塑的風格。

歐洲人在擺脫上帝的過程中,需要找到新的信仰。自然方面人們開始研究科學;經濟上歐洲人找到了資本主義;而在文化上,人們企圖從古希臘古羅馬的藝術作品中找尋靈感,因此這一時期的作品,以古希臘、古羅馬時期的雕塑為風格載體,在人物的刻畫上展現人性的偉大。

如下圖:左圖是米開朗琪羅雕塑《大衛(wèi)》,右圖為希臘古風時期的雕塑《持矛者》。二者無論是構圖、肌肉線條、右腿的受力支撐方式等都頗為相似,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可以模仿。

\

繪畫上看,下圖左為米開朗琪羅的《創(chuàng)世紀》,右圖為古羅馬時期的雕塑《奧古斯都》,二者的肌肉線條、衣服褶皺、手指的動態(tài)甚至是神態(tài)也是非常相似的。

\

當然,對歐洲古典時期的模仿不僅限于人物的外形,還體現在對人性偉大的刻畫。尤其在刻畫圣母形象時顯得尤為明顯。

如下圖,中世紀畫風的圣母是神圣的,是充滿了“光輝”的,是令人敬畏的,是超脫世俗的。為了體現圣母的偉大,在她的身旁常常還裝飾有虔誠的信徒做頂禮膜拜裝。兩位圣母衣著華麗,神情嚴肅,略顯蒼老,甚至是有些“面癱”,其崇象遠高于世俗母親的形象。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