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
2.默寫題
(1)五四 加西亞·馬爾克斯
(2)搔首踟躕 洵美且異
(3)策扶老以流憩云無心以出岫
(4)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5)競無語凝噎暮靄沉沉楚天闊
3.判斷題
(1)錯 [解析]應該是取材自希臘神話故事。
(2)對 [解析]略
(3)錯 [解析]陳子昂不是山水田園詩人。
(4)對 [解析]略
(5)錯 [解析]《四世同堂》反映的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社會生活。
二、科技文閱讀
1.“勇氣”號探測器是人類遣往其他行星的第一個可移動的、自動化的、用來對火星進行科學探測的大型實驗室。(意思對即可)
2.④ ⑦
3. 人類堅持對火星進行科學探索的理由:(1)了解火星及其演化過程;(2)了解地球自身的過去和未來;(3)探測火星上是否有生命;(4)探測火 星上是否有水;(5)為人類進一步探索銀河系打開一扇希望之門;(6)探索太空奧秘是人類的千年夢想。(答出其中四點,意思對即可)
4.人們把為火星探測器命名的使命交給孩子們是因為:(1)孩子代表人類的未來和希望;(2)相信孩子具有豐富的想象力;(3)激發(fā)孩子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4)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科學精神。(答出其中兩點,意思對即可)
“勇氣”號這一命名中選,是因為人類探索宇宙奧秘需要能力,需要有不畏懼任何艱難險阻的精神。(意思對即可)
三、文言文閱讀
1.(1)隨便;(2)詳細。
2.C [解析]A項:①因為;②用。B項:①就;②表方式。C項:①②均表判斷是。D項:①代指“他的”②代指那些。
3.從側面襯托沈周影響之大和為人寬厚。
4.沈周厭入官場,素愛山林,欲行孝道。
5.(1)有憎恨沈周的鄉(xiāng)人,把他的姓名列入(畫工的名單),于是(他)被傳喚(去畫壁)。
(2)等到回來,(郡守)前往沈周家拜訪,叩拜兩次,主動承擔過失。
參考譯文:
沈周,字啟南,是長洲人。他的祖父沈澄,永樂年間被舉為賢良,(他)不接受。他居住的地方叫西莊,每天擺酒宴款待賓客,人們把他比作顧仲瑛。(沈周)的伯父沈貞吉,父親沈恒吉,
(和 沈澄)一樣清高隱遁。建有竹屋,兄弟們在那里讀書。善于作詩,擅長作畫,家里的傭人懂得一些寫作方面的學問。同縣人陳孟賢,是陳五經(jīng)的繼子。沈 周少年時跟隨他游學,得到他的指導傳授。十一歲,游學南都,做了百韻詩,呈給巡撫侍郎崔恭。(崔恭)當面測試(命作)《鳳凰臺賦》,(沈周)提筆馬上寫 完,崔恭非常贊嘆稱異。等到長大,沒有沒看過的書。文章模仿左丘明(的文風),詩歌仿效白居易、蘇軾、陸游,字(書法)模仿黃庭堅,一并被世人鐘愛,特別 擅長繪畫,評論的人都稱(他)是明朝第一。
郡守要舉薦沈周為賢良,沈周用《易經(jīng)》占卜,得到《遁》的九五卦,于是拿定主意隱居。他居住的 地方有水竹亭館風景優(yōu)美,圖書鼎彝滿屋錯雜排列,各地 名士往來沒有一天空著,風雅文采,輝映一時。侍奉雙親極盡孝道。父親去世,有人勸他做官,(他)回答道:“你不知道(我)母親把我當做生命嗎?怎么能離開 她的身邊。”生活常常厭惡進入城市,在城外建造了一個別居,有事的時候就去一住。晚年時,唯恐隱藏得不深,先后任的巡撫王恕、彭禮都用禮節(jié)敬重他,要 (他)留在(自己)的府中,(沈周)一概用母親年邁(為由)辭謝了。
有一個郡守征召畫工繪畫房屋的墻壁。有憎恨沈周的鄉(xiāng)人,把他的姓名列入 (畫工的名單),于是(他)被傳喚(去畫壁)。有人勸沈周拜訪一些權貴來免除 (征召),沈周說:“去服役,是義務,拜訪權貴,不是再次受辱嗎?”最終服役回來。不久,郡守去朝見,銓曹問道:“沈先生好嗎?”郡守不知道回答什么,隨 便回答道:“挺好的。”拜見內(nèi)閣,李東陽說:“沈先生有書信嗎?”郡守更加吃驚,又隨便回答道:“有,還沒有到。”郡守出來,急忙拜見侍郎吳寬,問“沈先 生是什么人”?吳寬詳細地描述了他的情況。(又)問左右的人,(說)是畫壁的人。等到回來,(郡守)前往沈周家拜訪,叩拜兩次,主動承擔過失,要吃飯,沈 周給他飯吃,(郡守)就離開了。沈周因為母親的緣故,終身沒有遠游。母親九十九歲去世,沈周也八十歲了。又過了三年,在正德四年去世。
四、古詩詞賞析和古詩文默寫
1.古詩詞賞析
(1) 秦詩之理趣:作者闡述了季節(jié)更替,風物變化乃自然之理,認為春天固然美好,“留春”的癡心兒女對春逝無須遺憾,夏天深幽的樹蔭也足以怡人。元 詞之情趣:作者用“綠窗猶唱”“花落”“鶯無語”“煙中樹”“暮”“疏雨”“夢”等詞語刻意營造春逝之氛圍,用“留春”“問春”“尋春”等傳達出他對春逝 的悵惘意緒。
(2)《點絳唇》一詞起句與結句頗有藝術特點。起句“醉里春歸”深婉有致,“醉里”可見作者沉迷于春景,但“春歸”卻明確點 出“春去也”之無奈,奠 定了全詞的基調(diào)。結句“夢里尋春去”語淡情濃,現(xiàn)實之春確已逝去,而作者不作絕望頹唐之想,著意到夢中尋覓春天的蹤跡,正可見現(xiàn)實世界中春逝之無可挽回, 起結回環(huán),結句更凸顯此詞蘊藉的特點。
2.古詩文默寫
(1)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貧而患不安
(2)小樓一夜聽春雨 深巷明朝賣杏花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