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

賴因根,生前任漢堡圣卡特林大教堂管風琴師,巴赫曾數次專程前往聆聽他的演奏。他的管風琴眾贊歌前奏曲采用當時德國北部管風琴家常用的鋪展的幻想曲格式。

帕 赫貝爾生于紐倫堡,一生在德國中部和南部的許多城市任教堂管風琴師,在愛森納赫任職時,與巴赫之父相識,巴赫的兄長約翰·克里斯托夫在其學生之 列。最令帕赫貝爾聞名遐邇的作品是《D大調卡農和基格》,用三把小提琴和一件通奏低音樂器演奏,但他更擅長管風琴演奏和創(chuàng)作,作有管風琴賦格曲26首、眾 贊歌前奏曲60多首,托卡塔16首及17部古鋼琴組曲,在上述體裁他是J.s.巴赫的重要先驅。

伯姆,德國管風琴家,曾在漢堡和呂內堡工作,作有教堂聲樂和大量管風琴曲,其中眾贊歌前奏曲,賦格曲和組曲對巴赫有一定的影響。

布克斯特胡德出生在北歐,1668年起在德國呂貝克的圣瑪麗大教堂任管風琴師,對德國北部的管風琴音樂發(fā)展影響巨大。他在呂貝克任職期間,恢復了一項古老的傳統(tǒng)——晚間音樂會,即在每年圣誕節(jié)前的五個星期天舉行的系列音樂會,受到廣泛的贊許。

布 克斯特胡德主要以教堂音樂聞名,聲樂作品主要是120多部康塔塔,一些彌撒曲、圣母頌歌。管風琴曲是他最重要的器樂創(chuàng)作,一半為眾贊歌前奏曲,他 自由運用路德教眾贊歌曲調,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展開;另一半為托卡塔和賦格,常是絢麗的即興風格,并具有宏偉的構思。在眾多德國管風琴前輩大師中,沒有人比他對 巴赫的管風琴音樂產生更大的影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