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

巴洛克時期

【簡述巴洛克時期意大利歌劇的發(fā)展】

歌劇肇始于16世紀70年代的意大利佛羅倫薩。

在 當時的佛羅倫薩有一群關注文藝創(chuàng)作的詩人,哲學家和音樂家,組成文藝會社“卡梅拉塔”,討論文學和音樂問題,其中的重要人物有作曲家佩里、卡奇 尼、詩人里努切尼和理論家伽利略,他們崇尚偉大的古希臘悲劇,認為當時的復調(diào)音樂不能將詩歌歌詞的表情清晰表達出來,應拋棄繁復的對位手法,采用古希臘式 的簡樸風格,用單旋律的演唱方式來表現(xiàn)戲劇。

1597年,西方音樂史上第一部歌劇誕生,是由詩人里努切尼撰寫臺本、作曲家佩里譜寫音樂的田園歌劇《達芙妮》,內(nèi)容來源于古希臘羅馬神話,描繪了阿波羅追求仙女達芙妮的故事,可惜這部歌劇的音樂已大部分遺失。

1600 年,佛羅倫薩的統(tǒng)治者、世襲貴族梅第奇公爵的妹妹和法國國王亨利四世結婚,在豪華的皮蒂宮演出了歌劇《猶麗狄西》來慶祝這場盛世婚禮,歌劇 的樂譜完整留存至今。《猶麗狄西》的演唱采用朗誦風格,強調(diào)歌詞的清晰表達和抑揚頓挫,伴奏只有四件樂器,還是放在屏風后面,目的是為了減弱音量,不超越 人聲的演唱。

同一年,羅馬上演了作曲家卡瓦里埃利譜寫的道德劇《靈魂與肉體的表現(xiàn)》,這部劇是在教堂的祈禱室里演出的,由人扮演抽象的“靈魂”與“肉體”,寓言式地宣傳宗教道德觀。這部以歌劇方式演出的作品在音樂史常被作為第一部清唱劇。

歌 劇于17世紀20年代在羅馬扎根,得到過兩任教皇的扶持。一位教皇是烏爾班八世,他修建了可供3000人就座的大型歌劇院,開幕典禮上,成功上演 了由羅斯皮利奧西撰寫臺本、作曲家蘭迪譜曲的歌劇《圣阿萊西奧》,臺本作家羅斯皮利奧西于1667年榮任教皇,世稱克雷芒九世,他就是扶持羅馬歌劇的第二 位教皇。

得到教皇本人的支持,羅馬歌劇在17世紀中葉達到鼎盛時期,教會和貴族階層的審美趣味主宰了歌劇舞臺,歌劇的內(nèi)容主要來自神話和 史詩,也有宗教道德 說教式的,舞臺設計豪華壯觀,引人注目;演唱風格已有現(xiàn)代歌劇中宣敘調(diào)和詠嘆調(diào)的區(qū)分,宣敘調(diào)朗誦化傾向更強,詠嘆調(diào)則注重旋律性和抒情性:為調(diào)濟歌劇整 體的嚴肅氣氛,羅馬歌劇常在幕間休息時演出短小的滑稽喜劇,被稱為“幕間劇”,是后來喜歌劇的前身。

1637年,歐洲第一座購票入內(nèi)的公開歌劇院在威尼斯建立,使得歌劇成為17世紀歐洲的大眾藝術,威尼斯也由此成為17世紀中下葉歐洲歌劇的中心,威尼斯形成了最早的歌劇樂派,代表人物是天才作曲家蒙泰威爾第。

1607 年,蒙泰威爾第創(chuàng)作了歌劇《奧菲歐》,劇中大量使用抒情詠唱形式,早期歌劇中的朗誦性宣敘調(diào)也被高度藝術化而減弱了呆板性,歌劇樂隊創(chuàng)造性 地運用了超過40件的樂器,作曲家通過各種樂器的不同組合來渲染戲劇氣氛,表達人物情緒,為了表現(xiàn)他歌劇中的“激情風格”,他首創(chuàng)了弦樂的震音和撥弦手 法,這些在現(xiàn)代管弦樂隊中已是常用手法。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